发布日期:
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与科研深度融合的价值与路径
文章字数:1826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将“教育、科技、人才”有效结合的重要高等教育阶段。将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与科研深度融合,既发挥了党建带头作用,引领全体研究生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也激励广大研究生脚踏实地做好科研,并努力为解决阻碍国家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而努力,具有重要的价值。
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与科研深度融合,为科研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坚持党的领导是科技事业繁荣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党支部建设通过强化政治引领,将党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全面融入科研活动,确保科研方向与国家发展需求紧密契合,激励研究生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担科研使命,把研究和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上,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与科研深度融合,促进了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对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研究生党员作为研究生群体中的佼佼者,在党支部的悉心培养下,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心怀爱国之情,弘扬报国之志,立下报国之愿,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勤奋学习、潜心科研、不懈奋斗,为我国早日建成科技强国作出重要贡献。
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与科研深度融合,进一步强化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作为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坚实基础,也是人民群众直观认识和了解党的窗口,担负着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1]。研究生党支部带头开展“讲科研、促科研”活动,激发研究生党员科研热情,并通过研究生党员以点带面,引领全体研究生形成诚信进取、刻苦钻研的科研学风,把研究生紧紧地团结在党支部周围,巩固了党组织的基础。
研究生党支部建设该怎样与科研进行深度融合呢?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第一,合理设置党支部便于研究生开展科研学习。研究生党支部的设置应结合研究生学习实际,便于研究生开展日常学术科研活动。依托研究方向或课题组纵向设立党支部,可以促进相同或相近研究方向、不同年级的研究生深入交流与合作,精准地对接学生实际需求,符合研究生学情。让研究生党员在参与党支部组织生活时,能紧密结合科研学习,加深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激发科研热情和创新潜能,促进其在研究生群体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第二,强化党员导师在研究生党支部中的指导作用。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2],在研究生教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研究生党员导师要作为研究生入党的培养联系人,在研究生入党过程中发挥教育和指导作用。而党支部要结合科研实际,主动邀请党员导师参与到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工作中,定期邀请研究生党员导师开展研究领域讲座,分享研究方法、科研技巧、学术道德规范以促进广大研究生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紧扣国家战略需求,着力提升科研能力,主动参与科研项目,用学识与技能推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攻关。
第三,加强研究生党支部对学术科研活动的组织。党支部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充分发挥党建对科研的引领作用,积极组织并促进研究生学术科研活动的开展。牵头举办“科学家精神读书分享活动”“科研经验分享会”“优秀研究生分享会”及“求职经验交流会”等系列活动,激发研究生的科研热情,推动党支部党建工作与学术科研、就业工作的深度融合。并通过官微及时展开宣传报道,以此吸引全体研究生主动向党支部靠拢,营造出党支部引领研究生投身学术科研、勇攀科研高峰的热烈氛围,进而增强党支部的宣传力与凝聚力,提升服务研究生群体的实际成效。
党支部发挥引领作用,从合理设置党支部便于研究生开展科研学习、强化党员导师在研究生党支部中的指导作用、加强研究生党支部对学术科研活动的引领三方面,确保党支部建设与科研深度融合,凝聚研究生群体力量,确保研究生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N].《人民日报》,2018-11-26.
[2]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N]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8-2-15.
作者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建研究会2025年度党建课题“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与科研深度融合路径探析”(课题编号:EGD2025DJYJH-ZD17)阶段性研究成果。
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与科研深度融合,为科研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坚持党的领导是科技事业繁荣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党支部建设通过强化政治引领,将党的最新理论、方针、政策全面融入科研活动,确保科研方向与国家发展需求紧密契合,激励研究生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担科研使命,把研究和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上,服务人民,服务社会,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与科研深度融合,促进了科技强国战略的实施。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对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研究生党员作为研究生群体中的佼佼者,在党支部的悉心培养下,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心怀爱国之情,弘扬报国之志,立下报国之愿,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勤奋学习、潜心科研、不懈奋斗,为我国早日建成科技强国作出重要贡献。
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与科研深度融合,进一步强化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作为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坚实基础,也是人民群众直观认识和了解党的窗口,担负着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1]。研究生党支部带头开展“讲科研、促科研”活动,激发研究生党员科研热情,并通过研究生党员以点带面,引领全体研究生形成诚信进取、刻苦钻研的科研学风,把研究生紧紧地团结在党支部周围,巩固了党组织的基础。
研究生党支部建设该怎样与科研进行深度融合呢?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第一,合理设置党支部便于研究生开展科研学习。研究生党支部的设置应结合研究生学习实际,便于研究生开展日常学术科研活动。依托研究方向或课题组纵向设立党支部,可以促进相同或相近研究方向、不同年级的研究生深入交流与合作,精准地对接学生实际需求,符合研究生学情。让研究生党员在参与党支部组织生活时,能紧密结合科研学习,加深思想认识,强化责任担当,激发科研热情和创新潜能,促进其在研究生群体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第二,强化党员导师在研究生党支部中的指导作用。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2],在研究生教育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研究生党员导师要作为研究生入党的培养联系人,在研究生入党过程中发挥教育和指导作用。而党支部要结合科研实际,主动邀请党员导师参与到研究生党支部建设工作中,定期邀请研究生党员导师开展研究领域讲座,分享研究方法、科研技巧、学术道德规范以促进广大研究生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紧扣国家战略需求,着力提升科研能力,主动参与科研项目,用学识与技能推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攻关。
第三,加强研究生党支部对学术科研活动的组织。党支部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充分发挥党建对科研的引领作用,积极组织并促进研究生学术科研活动的开展。牵头举办“科学家精神读书分享活动”“科研经验分享会”“优秀研究生分享会”及“求职经验交流会”等系列活动,激发研究生的科研热情,推动党支部党建工作与学术科研、就业工作的深度融合。并通过官微及时展开宣传报道,以此吸引全体研究生主动向党支部靠拢,营造出党支部引领研究生投身学术科研、勇攀科研高峰的热烈氛围,进而增强党支部的宣传力与凝聚力,提升服务研究生群体的实际成效。
党支部发挥引领作用,从合理设置党支部便于研究生开展科研学习、强化党员导师在研究生党支部中的指导作用、加强研究生党支部对学术科研活动的引领三方面,确保党支部建设与科研深度融合,凝聚研究生群体力量,确保研究生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N].《人民日报》,2018-11-26.
[2]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N]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18-2-15.
作者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建研究会2025年度党建课题“新时代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建设与科研深度融合路径探析”(课题编号:EGD2025DJYJH-ZD17)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