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版
发布日期:
高校构建思政教育融媒体矩阵实践路径探析
张鹏
文章字数:1812
  高校作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场所,承担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蓬勃发展和深度普及,融媒体凭借其灵活性、互动性、渗透力强等特点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因此,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构建思政教育融媒体矩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针对融媒体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展开深入探讨,并提出构建融媒体矩阵的具体可行性路径,以期为高校充分发挥融媒体优势、提高思政教育育人质量和效果提供参考。
  一、完善融媒体矩阵建设
  根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10.4亿人。短视频应用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156分钟,居所有互联网应用首位。而大学生是网络主力军,许多学生会在闲暇时观看短视频。因此,为更好地针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应立足于自身发展实际,积极借鉴相关传媒公司或企业平台建设和运营使用的有益经验,充分整合现有的媒体资源,充分发挥其传播价值,努力完善思政教育融媒体矩阵建设,以实现更好的育人效果。
  具体而言,抖音、快手、小红书、B站以及微信视频号、公众号等凭借其庞大的用户基础与高频的使用率成为当下最热门的新媒体平台,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顺应时代发展形势,把握互联网及各平台发展规律,深入分析各平台用户特征和内容偏好,将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入各平台短视频内容中,制定系统化的融媒体平台建设方案。如以抖音官方号为平台,系统发布关于思政教育的最新前沿理论及取得的成果;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学校的最新公告、通知,为师生搭建交流沟通的平台,构建以微信为枢纽,联动抖音、小红书、快手等平台的融媒体传播矩阵,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思政教育的传播面和渗透力,更好实现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与道德培养。
  二、加强专业团队建设
  思政教育专业团队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融媒体矩阵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一支具备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的思政教育专业团队是开展思政教育工作、融媒体矩阵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为推进思政教育融媒体矩阵建设,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必须加强专业团队建设,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养和教学能力。
  高校应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定期组织思政教师参与信息化能力培训和教学交流研讨会等,并大力邀请其他学校的优秀名师、思政教育专家、新媒体企业领军人物进校举办相关讲座,交流、分享关于思政教育和融媒体矩阵建设的有益经验,为高校思政教师提供一个定期交流学习的实践平台,促使他们在交流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能力。与此同时,高校还应积极鼓励思政教育工作者和优秀学生代表到不同的院校中参观学习,借鉴其先进的融媒体矩阵建设经验和信息化管理模式,不断提升其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水平应用能力,为思政教育融媒体矩阵的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三、创新教育方式
  高校在构建思政教育融媒体矩阵时,还应充分发挥短视频平台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简明扼要等优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积极利用网络这一平台,积极发布思想政治教育有关内容,形成立体化传播网络,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推送,使学生受到更高效的网络思政教育,提升短视频与学生认知的匹配度,让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也能深刻学习感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强化其政治立场认同、价值理念认同与情感归属认同。高校还可以引导师生从当下热点出发,鼓励他们共同创作优质思政教育短视频,以脱口秀、纪录短片、情景剧等鲜活生动的形式展现思政教育的时代价值,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观看热情与积极性,提高他们对网络思政教育的认同感。
  结语: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依托融媒体矩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有利于充分发挥融媒体的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内容丰富多样等优势,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传播力与影响力,进一步弘扬时代主旋律和正能量,并有效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而高校通过采取完善融媒体矩阵建设、加强专业团队建设以及创新内容形式等举措可以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质量与时效性。未来,高校应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立足于大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与感受,持续探索思政教育融媒体矩阵实践路径,以更好地发挥思政教育育人作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作者单位:淮南师范学院
  基金项目:2021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国际关系的区域研究:认识论视角的解构与重构”(编号:AHSKQ2021D39)。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