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版
发布日期:
《HSK标准教程》中级教材词汇数量编排问题研究
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田婕
文章字数:1965
  对外汉语教材中词汇数量的编排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学习者只有在掌握足够词汇量的基础上,才能顺利进行听、说、读、写等语言活动。已经具备一定语言基础的汉语中级水平学习者想要实现流畅的社会交际与基本的成段表达,离不开词汇积累——学习者掌握的词汇量越大,听说读写的自由度也就越高。可见,只有科学合理的词汇数量编排,才能提升学习者的汉语水平。本文选取《HSK标准教程》系列教材中的《教程3》和《教程4》两册中级水平教材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词汇数量编排的相关问题。
   一、词汇数量
  学者赵金铭指出,教材中每课的词汇编排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进行考量:首先,教材中各课之间平均词汇量是否适宜;其次,教材词汇编排是否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最后,教材词汇的分布是否均衡。
  《HSK标准教程》以汉语水平考试(HSK)的六个等级为核心设计依据,六本教程分别对应六个考试等级,其中《教程3》对应HSK三级、《教程4》对应HSK四级,均属于中级汉语教材范畴,是衔接初级与高级阶段的关键教学载体。2021年,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发布《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以下简称《等级标准》),明确规定“完成中等阶段的学习,应掌握词语5456个”,为中级中文教学设定了清晰的词汇目标。本文通过对《教程3》和《教程4》的课后生词、课文核心词汇进行全面统计,系统分析其词汇数量特征,并与《等级标准》的要求进行针对性对比,发现两册教材在词汇数量编排上存在以下突出问题与不足。
  一是每课词汇量分布未遵循由少到多的递进原则。两册教材每课词汇量整体变化较为平稳,但未体现出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由少到多递进逻辑。《教程3》第一课词汇量为17个,第二十课反而降至14个;《教程4》第一课词汇量37个(为本册最多),第十课则降至30个(为本册最少),呈现出无序波动的特点。总体来看,两册书每课词汇量未遵循由少到多的编排原则。而学习者的语言学习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慢到快的渐进过程,词汇学习的数量和难度需随学习时长与能力提升逐步增加,才能更好地帮助学习者稳步完成学习任务。
  二是词汇总量远低于《等级标准》规定的中级水平要求。经统计,《教程3》共收录词汇323个,《教程4》共收录词汇645个,两册中级教材总词汇量仅为968个,不足《等级标准》规定的5456个的三分之一,如此悬殊的词汇量差距,难以支撑学习者达到中级阶段所需的语言理解与表达能力,不利于学习者实现阶段性学习目标。
  三是两册教材词汇数量衔接失衡。《教程3》作为初级向中级过渡的衔接性教材,每课平均词汇量15个,设置较为合理,既能满足基础学习需求,又不会给学习者造成过大的记忆与应用压力;但《教程4》每课平均词汇量骤增至30个,几乎是《教程3》的两倍。这种缺乏过渡的大幅词汇增量,可能导致学习者在知识接收上难以适应,进而影响学习信心与整体学习效果。
   二、对教材词汇数量编排的建议
  针对《HSK标准教程》中级教材在词汇数量编排上的问题与不足,为使其更好地满足学习者与教师的使用需求,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明确各阶段词汇教学总量标准。《等级标准》已明确中级水平需掌握5456个词汇,而当前两册中级教材总词汇量仅968个,差距极为显著。因此,需基于《等级标准》要求科学增加教材词汇总量,优先补充中级阶段核心高频词汇,确保中级学习者掌握必备核心词汇,为听说读写各项技能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适应国际中文教育日益提升的教学要求。其次,按循序渐进原则合理分配每课词汇量。学者杨德峰结合长期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中级对外汉语教学的每课生词适宜标准为40个;学者周小兵针对中级综合教材每课生词标准的研究结论也与此相近,该标准已得到行业内较多教学实践的验证。以40个为参考标准,《教程3》和《教程4》的每课词汇量均未达标。因此,两册教材需严格遵循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的科学原则,结合单元主题难度合理分配每课词汇量,契合学习者的认知发展规律。
  最后,平缓两册教材的词汇量跨度。两册教材每课平均词汇量近乎成倍增长,缺乏必要的过渡与缓冲,易导致学习者难以适应。因此,需科学控制两本教材间的词汇量差距,适当增加《教程3》中后阶段每课词汇量,适度减少《教程4》初期每课词汇量,通过梯度化设计使两册教材的词汇量实现平稳过渡、平缓增加,降低学习难度梯度。
   三、结语
  词汇是教材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连接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的关键纽带,其数量编排不仅对汉语教学的整体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直接影响学习者的词汇系统构建与语言综合能力发展。尤其对于具备一定语言基础、正处于能力提升关键期的中级阶段学习者而言,词汇数量编排缺乏科学性会严重阻碍其语言能力的稳步提升。因此,在对外汉语教材编写过程中,需充分结合学习者的认知发展规律与不同学习阶段的能力特点,科学合理地编排词汇数量,不断优化教材编写质量,使其更贴合教学实际,更好地服务于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