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版
发布日期:
高中生物课堂中问题情境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牙海浪 龙彩丹
文章字数:1775
  摘要:高中生物主要以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及探究精神为主。教育改革背景下,为了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其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思维活跃性,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知识体系。所以,探索行之有效的问题情境教学的策略势在必行。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问题情境
  高中生物教学中,创设趣味性和探索性兼备的问题情景,能切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在集中注意力的同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同时,构建多样化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锻炼逆向思维,使其透彻领悟学习技巧,有效提高学习效能,进而达到能力和素养双提升的效果。
  一、基于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材中涉及的部分生物知识具有抽象性特点,教师应基于学生日常生活,深入挖掘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现象,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达到化抽象为具象的效果,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认同感。在实施中,可以设计由简到繁的问题链。例如:针对“食物变质”现象,先提出“同样一种食物,为什么夏季存储周期短?冬季存储周期长?”学生正确回答后,进一步追问“造成食物变质的原因是什么?”“这些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哪些条件?”在教学实践中,围绕学生实际生活创设的阶梯式问题情境,能够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生物现象的探究,进而构建完善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将教材知识灵活融入问题情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例如:引导学生用细胞呼吸原理,解答“密封的泡菜坛为什么能防止食物变质?”
  二、借助生物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高中生物学科具有理论与实践兼备的特点,生物实验就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在该环节创设问题情景,具体实施中,应在实验前期规划阶段,设置带有悬念的操作步骤。例如:在“制作传统发酵食品”实验规划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提出以下问题“将蔬菜放入泡菜坛,什么时候能够达到最佳口感?如果提前将坛口打开,会对发酵食品造成什么影响?”而后在实验操作步骤设计暗藏线索,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在泡菜制作中,按照标准比例添加食盐,并将坛口严实封堵;另一组则减少食盐用量,并在坛口处留出一定缝隙。而后,教师持续追问“水的温度不同,是否会影响酵母活性?”“食盐用量多少和坛口密封程度,是否会影响泡菜口感?”如此,能够使学生带着问题操作,使其在实验中自主发现不同变量对发酵食品制造效果产生的影响,进而深刻理解微生物发酵原理。
   三、构建跨学科问题情境
  教育改革背景下,跨学科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路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想要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首先,要找到不同学科知识的契合点,即探寻生物学与其他学科的相通之处,例如,生物学科的能量流动和物理学科的能量守恒定律,就存在互通互联特点。其次,教师要围绕不同学科知识的结合点,创设融合多学科的问题勤工,例如“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光合作用中光能是怎样转变为化学能的?这和物理学中的能量转化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能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跨学科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从不同学科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例如,在讨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时,让学生从生物学、化学、地理学等学科角度发表见解,从而拓宽思维范围。
   四、设置开放性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是高中生物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来实现。具体实施中,可以挑选争议性较大的生物议题,如“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克隆技术涉及的伦理争议”等,这类议题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探究。作为教师,需要在学生思考的同时,引导学生多维度看待问题。如针对“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一问题,可以让学生从制度、公众意识、保护对策等层面思考,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对策,以此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既能够使抽象知识具象化,又能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锻炼思维能力、提升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作为教师,应从学生实际生活、生物实验、跨学科教学等层面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切实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宣雯雯,陈根稳,张玉明.高中生物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J].中学生物学,2024(1):88-91.
  [2]张立敏.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课堂情境教学策略分析[J].教师,2024(7):66-68.
  作者单位:凤山县高级中学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