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提升国有企业党组织战斗力的实践路径与评价体系构建 黄昕
文章字数:1425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命脉核心构成,其党组织在企业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领导核心作用,面对新时代发展需求,增强党组织组织力与战斗力已成为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如何在实践中激发党组织活力,并构建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是当前面临的一项现实挑战。通过制度建设、机制创新与实务操作的有机融合,可有效推动党组织功能的系统性提升,进一步巩固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增强企业的发展动能。
一、激发组织活力:国有企业党组织战斗力提升的实践路径
在当前深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国有企业党组织需提升组织活力和战斗力,以更好履行政治引领和服务发展职责,持续强化组织建设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优化党组织在企业各层级覆盖与运行机制,确保党的领导贯穿企业治理各环节,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注重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双提升,推动形成专业化年轻化党务工作力量,为组织活力注入新动能。
推动制度创新建立健全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党建工作机制,把党建工作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与经营管理全过程,明确各级党组织在决策、执行和监督中的职能边界,实现党建与经营工作同频共振,完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创新组织活动形式增强党员参与感和归属感,让党组织活动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达成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统一。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引领力与凝聚力,借助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建项目化管理等方式,调动党员在技术攻关、市场开拓、降本增效等重点工作中的主动性健全激励评价机制及时发现与宣传先进典型,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推动广大党员在企业发展中敢担当作表率,形成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
二、科学量化管理:党组织战斗力的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
提升国有企业党组织战斗力需注重实践路径落实,也需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实现量化管理和精准提升,明确评价核心指标围绕政治功能、组织力、服务力和队伍建设等维度设置评价内容,政治功能方面考察党组织是否有效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力方面关注组织覆盖率、活动开展频次和质量,服务力体现在党组织参与企业中心工作的程度与成效,队伍建设通过党员结构、发展质量与教育培训情况衡量。
考核方式要结合实际注重实效,既有党员参与率、会议出勤率、年度工作完成度等可量化的具体指标,通过数据直观反映基础工作落实情况,也有对党组织凝聚力、影响力的群众测评和上级点评,从多元视角衡量组织建设质效;评价过程要依托明确标准和规范流程做到客观公正透明,坚决避免形式主义和“一刀切”的粗放评判,同时建立常态化考核机制,紧密结合季度进展、年度总结与重点工作攻坚节点开展动态评估,让党组织战斗力的强弱变化能被及时捕捉、精准反馈并有效改进。
评价结果要注重实际运用真正发挥指导改进和激励引导作用,评价结果作为党组织工作改进依据,通过分析短板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将评价与评优评先、干部选拔等工作挂钩激励基层党组织争先创优,将评价体系与企业信息化系统对接推动数据化管理和智能分析,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实现党组织建设“可量化、可比对、可提升”的管理目标。
三、结语
加强国有企业党组织战斗力建设要立足实践路径激发组织活力,也要构建科学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实现精准管理,通过组织建设、制度创新和党员示范引领推动党建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依托量化指标和动态评估提升党组织运行规范性与实效性,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和组织支撑。
作者单位:淮南矿业集团员工保障服务中心
一、激发组织活力:国有企业党组织战斗力提升的实践路径
在当前深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国有企业党组织需提升组织活力和战斗力,以更好履行政治引领和服务发展职责,持续强化组织建设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优化党组织在企业各层级覆盖与运行机制,确保党的领导贯穿企业治理各环节,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注重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双提升,推动形成专业化年轻化党务工作力量,为组织活力注入新动能。
推动制度创新建立健全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党建工作机制,把党建工作纳入企业发展战略与经营管理全过程,明确各级党组织在决策、执行和监督中的职能边界,实现党建与经营工作同频共振,完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创新组织活动形式增强党员参与感和归属感,让党组织活动更具吸引力和实效性,达成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统一。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组织引领力与凝聚力,借助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建项目化管理等方式,调动党员在技术攻关、市场开拓、降本增效等重点工作中的主动性健全激励评价机制及时发现与宣传先进典型,营造比学赶超氛围,推动广大党员在企业发展中敢担当作表率,形成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
二、科学量化管理:党组织战斗力的评价指标与体系构建
提升国有企业党组织战斗力需注重实践路径落实,也需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实现量化管理和精准提升,明确评价核心指标围绕政治功能、组织力、服务力和队伍建设等维度设置评价内容,政治功能方面考察党组织是否有效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力方面关注组织覆盖率、活动开展频次和质量,服务力体现在党组织参与企业中心工作的程度与成效,队伍建设通过党员结构、发展质量与教育培训情况衡量。
考核方式要结合实际注重实效,既有党员参与率、会议出勤率、年度工作完成度等可量化的具体指标,通过数据直观反映基础工作落实情况,也有对党组织凝聚力、影响力的群众测评和上级点评,从多元视角衡量组织建设质效;评价过程要依托明确标准和规范流程做到客观公正透明,坚决避免形式主义和“一刀切”的粗放评判,同时建立常态化考核机制,紧密结合季度进展、年度总结与重点工作攻坚节点开展动态评估,让党组织战斗力的强弱变化能被及时捕捉、精准反馈并有效改进。
评价结果要注重实际运用真正发挥指导改进和激励引导作用,评价结果作为党组织工作改进依据,通过分析短板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将评价与评优评先、干部选拔等工作挂钩激励基层党组织争先创优,将评价体系与企业信息化系统对接推动数据化管理和智能分析,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实现党组织建设“可量化、可比对、可提升”的管理目标。
三、结语
加强国有企业党组织战斗力建设要立足实践路径激发组织活力,也要构建科学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实现精准管理,通过组织建设、制度创新和党员示范引领推动党建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依托量化指标和动态评估提升党组织运行规范性与实效性,不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和组织支撑。
作者单位:淮南矿业集团员工保障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