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版
发布日期: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的困境及实现路径研究
肖婷
文章字数:1903
  在“两个大局”时代背景下,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对于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实现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共赢,习近平总书记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外传播,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理解和认同,推动良好国际环境的塑造。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为了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国际中的有效传播,就必须揭示其在国际传播中面临的困境,分析困境背后的深层原因,并且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措施。
  (一)传播队伍建设不足造成传播效能有限
  就我国现状而言,虽然我国对外宣传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传播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方面,国际传播队伍建设中,人才的需求量与供给量不匹配。我国的国际宣传战线需要大批优秀人才,存在供不应求的问题。另一方面,传播队伍人才的能力还没有达到要求。国际传播作为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包括良好的文化理解能力和优异媒介技术能力。
  (二)各国文化与语言差异致使传播缺乏深度
  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蕴含“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的思想,与西方文明中“天人对立”“天人相分”等思想存在明显冲突,使得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无法在西方国家进行深度传播。另一方面,传播方式也影响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上的传播。这一理念在国际传播的过程中,以官方宣传为主,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西方国家传播的深度。
   (三)西方媒体的“过度”解读导致传播进展缓慢
  近年来,伴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国际上的不断传播,中国价值、中国理念受到越来越多世界人民的关注与认可,同时也引起了“西方中心论”“西方中心主义”等歪理邪说支持者们的恐慌。一些西方国家为了维护其霸主地位,凭借其长期建立的文化霸权地位,在国际范围内肆意抹黑我国的价值理念。凝聚新的人类共识,就要迫切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的实现路径
  (一)扩大传播主体,推进话语传播
  在对外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过程中,首先要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国际传播队伍。在我国建设高水平的国际传播队伍,就是要培养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创新意识,不断学习以更新自身知识,能够适应传播技术更新迭代速度的全面型人才。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的传播主体不应局限于官方的宣传媒体,也应发挥各类国际组织、民间团体、华人华侨等话语主体作用。官方媒体的政治发声与民间交往的生活发声相互促进,落实好国家形象建设的“软工程”,才能彰显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要认识到海外华人对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性,促使这一群体形成发声合力,达到强烈感染其他受众的目的。
  (二)讲好中国故事,实现情感融通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讲好中国故事是密切相关的。要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联系的中国故事讲好、传开,首先要丰富话语主体,联动国际组织、非政府群体等话语主体,汇聚起向外传播的话语主体合力。其次要丰富故事内容,多加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典故、民间故事,彰显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质,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加生动形象、更为立体可感。最后要丰富讲述方式,应主动寻求更加贴近传播对象内心的话语传播方式,即从“正面报道为主”转变为“追求正面宣传效果”。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能够体现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人文情怀,促进传播对象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同与内化,是对外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着手点。
  (三)打造多元传播渠道,加强“文化交流”
  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下,网络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打破了国与国之间的地理隔阂,重塑了全球信息交互的格局,世界越来越成为紧密联系的整体,形成了“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无限传播空间”。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更好实现对外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目标,最关键的是要全力将主流官方媒体做大做强,提升其在国际舆论场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面对西方媒体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曲解和错误阐释,官方媒体必须以严谨的态度、详实的事实,予以坚决驳斥,旗帜鲜明地表明立场,让国际社会听到真实、客观的声音。要充分运用新兴的新媒体技术,以轻松闲适的风格表达清楚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使“中国风”“中国范儿”更加具象化,展现更为贴近现实、走近群众的中国形象。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是一项持续时间长而任务难度大的整体性工程。在对外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过程中,不仅要能够分析其所面临的困境及背后的原因,更要依托切实有效的现实路径,才能更好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