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0版
发布日期:
基于景区服务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以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为例 赵岩
文章字数:2726
  2021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避暑山庄、普宁寺、承德市博物馆时指出:“承德避暑山庄底蕴深厚,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要保护好、传承好和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新时期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在体现民族融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价值,提升景区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更加满意的服务体验,本文拟就提升景区服务质量进行浅析。
  一、国内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现状分析
  景区作为旅游业的核心要素,是旅游产业链的中心环节,在整个旅游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景区的服务质量不仅是其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地方形象和社会文明的窗口,对地方经济社会影响很大。国内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现状总体良好,其中服务质量优质的,多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或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如北京故宫、颐和园、西安秦始皇陵、承德避暑山庄等,这些景区管理规范、服务周到、环境优美。但有的景区服务质量堪忧,管理松懈、人员素质低,游客纷纷远离这些景区。2024年,文化和旅游部出台《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国内旅游市场规模保持合理增长、品质进一步提升。游客消费体验得到有效改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效能持续提升”的目标,指出要培育旅游服务质量品牌,建立完善旅游服务质量品牌培育机制。国内景区需贯彻落实旅游提升政策,完善景区服务功能,更好满足游客参观游览需要。
   二、景区服务质量提升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服务滞后,游客满意度低。国内一些景区管理服务能力低下,有的国有景区由于历史“包袱”重、管理机制不健全、人员素质低等原因,导致管理服务水平低下,甚至粗放开发、粗放经营、粗放管理。有的景区参与性和个性化项目少、档次低,不能满足游客个性化消费需求,导致游客满意度下降。
  (二)基础设施不足,功能档次偏低。有的景区路椅、果皮箱数量不足,厕所卫生不达标、厕位少、档次低。有的停车场窄小,未建有智慧化停车场,旅游旺季“车满为患”,停车难、停车贵、停车远。有的指示和警示标志不足,缺少智慧化标识。有的景区缺少游客中心和购物餐饮场所,娱乐设施不全,不能为游客提供应有的服务。
  (三)服务意识淡薄,员工素质较低。有的景区员工素质低,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态度冷横硬,习惯批评、训斥游客。有的员工遇到游客过激言语,情绪容易失控,与游客激烈争吵,受不得一点委屈。有的员工缺少事业心和责任感,只顾自己不顾景区,甚至出言诋毁、败坏景区形象。
   三、景区服务质量提升的对策
  (一)提升景区管理服务水平。一是出台加强旅游景区管理的若干办法,从景区规划、评定、监督、创新、服务等方面加强对景区服务质量的管理和促进。二是实施服务标准化管理,按照国家A级旅游景区创建标准,加大景区培训、学习和贯标力度,建立标准化管理“回头看”和自查自纠机制,实施A级旅游景区退出机制,从严把好评定复核关,倒逼管理标准化水平提升。三是推进国有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经验,探索实施国有景区企业化管理模式,委托专业团队进行管理,将管理服务全部外包,企业化运作,私营化管理,以适应旅游市场多元化需求。
  (二)大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建立长远的人才培训计划和培养规划,注重培训基地建设,积极引进现代经营管理人才,优化景区人才结构。加快用人体制和管理机制改革创新,推行景区管理服务人员资格认证和持证上岗制度,健全景区管理服务职业技能鉴定体系。
  (三)举办服务礼仪及岗位技能培训。聘请旅游行业专家、高校旅游管理系教授,就如何提升员工服务意识、如何面对情绪激动的游客、如何处理游客投诉等对员工进行培训,组织员工学习文明礼貌用语,规范接诉问答术语,现场演示服务流程。建立述学、评学、奖学机制,对员工出勤和培训效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工资挂钩。
  (四)建立完善旅游服务质量品牌培育机制。培育一批专业度高、覆盖面广、影响力大、放心安全的服务精品,创建旅游优质服务品牌,形成系统服务理念、宗旨、目标、标准,创造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品牌经验。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活动,传播服务理念,培育景区文化,宣传推广服务质量提升经验。
  (五)实施服务质量提升攻坚行动。结合景区实际搭建服务载体,开展主题鲜明、特点突出、参与性强的实践活动。如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实施了“笑脸行动”,员工每当遇到游客时,都面带微笑,问声“您好”,遇到游客咨询问题,都有问必答。景区还推出“一张暖心票”“一段热心讲”“一回诚心帮”行动,在景区设置温情检票岗、爱心咨询台、文明服务车,为游客提供文明引导、在线购票、景点介绍、物品寄存服务。举办“服务标兵评选”活动。根据员工日常工作表现、服务能力、出勤情况,每日对员工服务行为进行评分,每月通报员工分值,评选出优质服务标兵,每年评选出优秀班组,给予通报表扬、颁发证书。对违规违纪者,严格按照岗位绩效管理办法执行。景区实施“降低投诉百日攻坚行动”,对发生的有效投诉,景区主要负责人督导落实。定期通报各部门投诉案件,并将投诉数量与年终部门考核奖惩挂钩。
  (六)实施“机器换人”革命。运用机器人技术,替代传统人工作业。在景区保洁、巡更、景点讲解、检票、售票、园艺绿化、服务设施维护等工作中,充分运用机器人技术,代替原有人工操作,有效降低劳动用工量,节约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对原有岗位的员工,可从事管理、营销、宣传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优化景区人员管理。
  (七)加强智慧景区建设。在全面建成生态停车场基础上,建设智慧停车场,实现停车场停车自动导航、停车位资源实时预订、在线支付停车费的智能服务,设置充电桩停车位、无障碍停车位。建设智慧化标识系统,在重要路段、交通枢纽和路口处,设置旅游智能化的指示牌、警示牌、导引牌等路标设施,提供景区介绍、旅游咨询、景区交通、信息发布、智能互动等智能机器人服务。建立人工智能语音客服系统,实现与游客的语音交互,为游客提供咨询服务。实施智慧门禁服务,支持电子门票,实现景区门票网上预订、分时预约、在线支付等功能,支持第三方、景区窗口、自助机、移动电商等多种售票方式,支持游客实名制、人脸识别购票,电子门禁自动识别验票。
   四、结语
  通过分析国内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现状,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为例,指出景区旅游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景区服务质量提升的对策,提升游客游览品位和体验,促进景区历史文化挖掘和文物资源利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提升景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服务中心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