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版
发布日期:
关键时刻能救命:创伤急救知识大揭秘
邓兵
文章字数:1553
  在日常生活中,意外总是防不胜防。一个不小心,就可能遭遇各种创伤,小到擦伤、割伤,大到骨折、烧伤,甚至危及生命。这时候,如果我们掌握一些创伤急救知识,就能在关键时刻为伤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甚至挽救生命。
   一、保持冷静,确保环境安全
  当意外发生,看到有人受伤,我们要保持冷静,快速观察周围环境,确保没有持续的危险,一定要保证自己和伤者都不会受到二次伤害。
  二、判断伤情,及时呼救
  在确保环境安全后,接下来就要迅速判断伤者的伤情。第一步,就是检查伤者的意识,可以轻拍伤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唤:“你怎么了?能听到我说话吗?”观察伤者是否有睁眼、说话、肢体活动等反应。如果伤者没有回应,那情况可能比较危急。第二步需要检查伤者的呼吸,要将耳朵靠近伤者的口鼻,感受是否有气息,并观察伤者的胸部是否有起伏。这个过程大约持续5~10秒。要是发现伤者呼吸异常,必须立刻采取行动。一旦确定伤者意识不清、呼吸异常或者伤情严重,如出现大出血、骨折等情况,要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像我们国内就是120。打电话时,要清晰地说明事故发生的地点,比如具体的街道名称、门牌号或者标志性建筑;详细描述伤者的情况,包括受伤的部位、出血的状况、是否有意识等;还要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方便急救人员随时联系询问情况。
  三、常见创伤的急救处理
  (一)出血处理
  如果伤口较小,出血不多,可以采用直接压迫止血法。找一块干净的纱布、毛巾或者衣物,直接覆盖在伤口上,然后用手持续用力压迫。在这期间,尽量不要频繁移开查看,因为每一次移开,刚形成的凝血块可能就会被破坏,导致出血再次发生。要是四肢出血,除了直接压迫止血,还可以把受伤的肢体抬高,高于心脏的位置。这是利用重力的原理,减少受伤部位的血液供应,从而有助于减少出血。但如果遇到四肢出现喷射状出血,这通常意味着是动脉出血,情况非常危急,直接压迫可能效果不佳,这时就需要使用止血带止血法。不过,止血带止血法一定要谨慎使用,只有在其他方法都无法止血的情况下才能采用。将止血带绑在伤口上方靠近心脏的位置,松紧度要适中,以出血停止为宜。
  (二)骨折处理
  如果是四肢骨折,可以寻找身边的一些物品来进行临时固定,像木板、硬纸板、杂志等都可以。固定物的长度要超过骨折部位上下两端的关节,比如小腿骨折,固定物要从膝关节上方到踝关节下方。然后用绷带、布条或者绳子将固定物与肢体绑紧,但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在搬运骨折伤者时,要特别小心,务必平稳,避免颠簸。如果是脊柱骨折的伤者,保持身体直线搬运至关重要,最好使用硬担架。绝对禁止一人抱头、一人抱脚的方式搬运,这样很容易造成脊柱的二次损伤,导致严重的后果,比如瘫痪。
   (三)烧烫伤处理
  一旦发生烧烫伤,要立即将烧烫伤部位放在流动的冷水下冲洗,时间要持续15~30分钟。这一步非常重要,冷水冲洗可以迅速降低局部温度,减轻疼痛,还能减少热力对深部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在冷水冲洗的同时,要小心地脱去或剪开烧烫伤部位的衣物。如果衣物与皮肤粘连在一起,千万不要强行撕扯,以免加重皮肤损伤,可保留粘连部分,只剪掉周围未粘连的衣物。对于疼痛明显的小面积烧烫伤,在冲洗后,可以继续将伤处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钟,进一步缓解疼痛。
   四、等待救援时的注意事项
  在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援的过程中,除非环境存在即时危险,否则不要随意移动伤者,因为不当的移动可能会加重伤者的伤势。可以时不时地呼唤伤者,看看他的意识是否清醒;观察伤者胸部的起伏,了解呼吸情况;触摸伤者手腕或颈部的动脉,感受脉搏是否正常。如果发现伤者的情况恶化,比如意识突然丧失、呼吸停止或脉搏消失,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进行心肺复苏。
  创伤急救的核心原则是“先救命,后治伤”。掌握这些创伤急救知识,在关键时刻能发挥重要作用,为伤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潜山市立医院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