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第二期安徽省高校星火馆 科普服务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文章字数:1028
  本报讯 11月6日,第二期安徽省高校星火馆科普服务交流活动在合肥举办。活动按照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高校科普品牌示范工程(高校星火馆)省级统筹管理工作要求,通过专家授课、经验交流、现场观摩等形式,搭建我省高校科普工作交流平台,助力高校科教资源惠及更多社会大众,服务全省公民科学素质提升。
  活动邀请中国科协科普专业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李旭进行专题授课。李旭老师围绕“科普常识常见问题及避坑指南”主题,结合自身科普实践,从做科普前的心理调适、科普可以利用的软硬件工具、大众科普的方式方法、大学科普的切入点等方面做了深入地阐述,为高校老师及志愿者如何更有效地做科普提供了思路和启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徽新华学院等6所高校科协分享了高校星火馆资源整合、设施开放、志愿者招募与管理、科普活动策划与实施、科普资源创作与传播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及下一步工作规划,为全省高校开展科普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活动组织参会人员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史馆、科研成果展厅、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能源安全应用技术实验室、安徽土木工程结构与材料省级重点实验室等星火馆进行了现场参观,并与志愿者和老师就场馆和实验室科普资源、科普活动开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活动对各试点和建设高校在星火馆项目实施中取得的科普服务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活动指出,各高校科协要深化科技资源科普化,释放高校创新潜能,大力推动高校前沿科技成果、科研设施、学术资源等转化为优质科普资源;要推动实验室与科普场馆开放共享,搭建社会化科普平台,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精心设计开放内容与活动形式,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要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彰显高校社会责任,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要求,将高校科普工作融入国家和社会科普体系;要加强自身建设与协同联动,提升科普工作效能,完善工作机制,配强工作力量,与科研、教学、学工、宣传等部门形成工作合力。
  省科协组织人事部、省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相关负责同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徽新华学院科协相关人员、星火馆运营管理人员、大学生科普志愿者线下参会,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科技学院、阜阳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淮南联合大学等高校科协相关负责同志、星火馆运营管理人员及其他高校科协相关负责同志线上参会。
  (安珂)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