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5年安徽省流动科普设施项目交流会召开
文章字数:831
本报阜阳讯(蔡文君 全媒体记者 李伟)11月4日,安徽省流动科普设施项目交流会在阜阳市颍上县召开。安徽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纪光水,安徽省科技馆馆长方波,阜阳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苑光辉,颍上县政协主席刘智宏,安徽省科协科普部副部长孙红军等出席会议。中国科技馆资源管理部流动科技馆项目负责人、助理研究员李昱,以及浙江台州、湖南怀化、四川三台等地科协相关人员应邀参会。各市、县科协及项目承接单位负责人、相关科技馆负责人等共百余人参会。会议由安徽省科技馆副馆长沈超群主持。
会上,苑光辉、刘智宏致辞。方波作全省“十四五”流动科普设施项目情况报告,系统梳理了过去五年项目的实施成效,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工作建议,为下一阶段流动科普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纪光水在总结讲话中对“十四五”期间全省流动科普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向奋战在流动科普一线的广大工作者表达诚挚感谢。他强调,做好流动科普工作要满怀情怀与责任,主动担当作为,切实履行科普为民的社会职责。要拓展流动科普内涵外延,树立平台思维,坚持需求导向,走融合发展之路,以“科普+”的形式,推动服务精准化、内容深度化。要坚持改革创新,加强省级顶层设计与资源共享,各地要拓宽思路,探索多元化路径,通过摸底调查掌握实情,以务实举措推动流动科普工作提质增效。
会议期间,中国科技馆李昱老师以《流动科普设施资源库的建设及应用》为题进行授课。浙江台州、湖南怀化、四川三台及安徽凤台、明光、六安市金安区、安庆等7地科协代表作了经验交流。与会人员就项目实施具体情况开展座谈研讨,积极为“十五五”时期流动科普设施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与会代表还现场考察了颍上县中国流动科技馆区域换展项目的实施成效。
“十四五”时期,安徽省流动科普设施工作实现了从“广覆盖”向“提质效”的深刻转变,流动科技馆累计巡展150站,服务公众超190万人次;科普大篷车开展活动2700余场,惠及群众286万人次,行程达17.4万公里,为构建现代科技馆体系、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提供了有力支撑。
会上,苑光辉、刘智宏致辞。方波作全省“十四五”流动科普设施项目情况报告,系统梳理了过去五年项目的实施成效,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工作建议,为下一阶段流动科普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纪光水在总结讲话中对“十四五”期间全省流动科普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并向奋战在流动科普一线的广大工作者表达诚挚感谢。他强调,做好流动科普工作要满怀情怀与责任,主动担当作为,切实履行科普为民的社会职责。要拓展流动科普内涵外延,树立平台思维,坚持需求导向,走融合发展之路,以“科普+”的形式,推动服务精准化、内容深度化。要坚持改革创新,加强省级顶层设计与资源共享,各地要拓宽思路,探索多元化路径,通过摸底调查掌握实情,以务实举措推动流动科普工作提质增效。
会议期间,中国科技馆李昱老师以《流动科普设施资源库的建设及应用》为题进行授课。浙江台州、湖南怀化、四川三台及安徽凤台、明光、六安市金安区、安庆等7地科协代表作了经验交流。与会人员就项目实施具体情况开展座谈研讨,积极为“十五五”时期流动科普设施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与会代表还现场考察了颍上县中国流动科技馆区域换展项目的实施成效。
“十四五”时期,安徽省流动科普设施工作实现了从“广覆盖”向“提质效”的深刻转变,流动科技馆累计巡展150站,服务公众超190万人次;科普大篷车开展活动2700余场,惠及群众286万人次,行程达17.4万公里,为构建现代科技馆体系、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