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全球首个茶业大模型在安徽农业大学亮相
文章字数:582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师亚萍)10月13日,全球首个茶业AI大模型——陆羽茶业大模型,在安徽农业大学正式亮相。茶树病虫害“拍照问诊”、古籍白话解读等智能功能,为茶产业注入科技新动能。
  该大模型由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种质创新与资源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宛晓春教授领衔主导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备“能理解、会推理、可生成”的先进特性。其知识储备极为庞大,内含4万多篇茶文献、5万多个基因数据,文本数据超1000万字,参数规模达千亿级,堪称一座数字化的“茶类图书馆”。覆盖茶百科、茶文化、茶产业、茶文旅、茶科技等核心知识单元。依托基因转录因子、代谢通路、功能注释等多源结构化数据,大模型构建起30多万条知识图谱,可生成带文献引用的分析报告,通过HTTP接口实现精准问答与推理,形成“数据—知识—智能决策”闭环,为茶树分子育种提供全新研究范式。
  模型的实用性尤为突出。面对茶树生病难题,茶农只需用手机拍下叶片照片上传,大模型便能精准“问诊”,并给出防治建议,目前它的问答准确率超过85%,病虫害识别率超过90%。同时,它还能回答各类茶叶问题,甚至能为游客推荐融合自然观光与文化研学的茶文旅路线,推动三产融合。
  “当前发布的1.0版本已能看图识病、闻香知味、解读古籍。”宛晓春介绍,“我们正致力于打造‘大模型+茶学’的创新生态,更强大的2.0版本已在开发中,目标是实现从种植到品鉴的全流程赋能,为建设茶业强国提供科技支撑。”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