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以新媒体与综艺为载体,革新选题策划教改模式
文章字数:2697
一、引言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新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的核心渠道,其具有传播主体多元化、内容呈现碎片化、信息传播实时性与互动性等显著特征。综艺节目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内容的趣味性、形式的多样性以及明星效应,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将新媒体与综艺相结合,为选题策划课程教学改革开辟了全新路径。
二、新媒体与综艺的特点及融合现状分析
(一)新媒体的特点
传播主体多元化 :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打破了专业媒体机构对信息传播的垄断,使每一个个体、组织都有机会成为信息的创造者与传播者。
内容呈现碎片化 :为适应快节奏生活,新媒体内容多以简短、精炼的形式呈现。如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的内容,时长通常较短,但能在短时间内传递关键信息或娱乐要素,符合用户快速获取信息与娱乐的需求。
信息传播实时性与互动性 :新媒体能够实现信息的即时发布与更新,让用户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资讯。同时,用户可通过评论、点赞、分享等方式与信息发布者及其他用户进行互动交流,形成良好的传播生态。
(二)综艺的特点
内容丰富性与情感共鸣性 :综艺节目涵盖喜剧、音乐、竞技、生活体验等多种类型,能够满足不同受众的兴趣偏好。其通过设置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形式创新性与观赏性 :为吸引观众,综艺节目不断创新节目形式。如《这!就是街舞》将街舞文化与比赛选拔机制相结合,通过精彩的街舞表演、导师点评等环节,增强了节目的观赏性与竞技性。
(三)融合现状
当前,新媒体与综艺深度融合已成为发展趋势。一方面,综艺节目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全方位推广。例如,通过微博发起节目话题讨论,提前预热节目内容;在抖音发布节目精彩片段剪辑,吸引用户关注。另一方面,新媒体为综艺节目创新内容生产与传播模式提供支持。如一些网络综艺充分利用新媒体互动性特点,设置观众投票决定节目走向等环节,增强观众参与感与黏性。
三、以新媒体与综艺为载体革新选题策划教改模式的必要性
(一)适应传媒行业人才需求转变
随着新媒体与综艺产业的蓬勃发展,传媒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与专业化。企业不仅要求从业者具备扎实的选题策划基础理论知识,更期望其熟悉新媒体传播规律与综艺元素运用,能够精准把握受众需求,策划出具有创新性、传播力与商业价值的内容产品。因此,革新选题策划教改模式,融入新媒体与综艺元素,有助于培养契合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
传统选题策划教学多侧重理论知识传授,学生实践操作机会有限。而新媒体与综艺为选题策划实践教学提供了广阔空间。学生可参与新媒体综艺节目的选题策划、内容创作与传播推广全过程,锻炼市场调研、创意构思、团队协作、危机公关等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
(三)增强选题策划课程教学吸引力与实效性
新媒体与综艺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优势。将其引入选题策划课程教学,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枯燥模式。例如,以热门新媒体综艺节目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选题策划成功要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通过模拟新媒体综艺选题策划项目实战,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教学实效性。
四、以新媒体与综艺为载体革新选题策划教改模式的实践路径
(一)构建新媒体综艺选题策划课程体系
优化课程设置 :在保留选题策划核心理论课程基础上,增设新媒体传播概论、综艺文化研究、新媒体节目策划与制作等相关课程,形成系统的新媒体综艺选题策划课程体系。使学生既掌握选题策划基本原理,又熟悉新媒体与综艺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整合课程内容:打破传统课程界限,对新媒体综艺选题策划相关课程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例如,将新媒体传播特点与综艺选题创意生成相结合,将综艺节目制作流程与新媒体内容生产规范相融合,避免课程内容重复与脱节,提高课程整体性与连贯性。
(二)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案例教学法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新媒体综艺成功案例,如《乘风破浪的姐姐》《奇葩说》等,从选题策划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分析其选题背景、目标受众定位、创意构思、传播渠道选择、效果评估等关键环节,使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学习选题策划技巧与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对案例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改进与创新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项目驱动教学法 :以新媒体平台上的综艺项目为依托,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新媒体综艺选题策划项目,从市场调研、选题确定、内容策划、脚本撰写、传播方案制定到项目实施与效果评估,全程模拟真实项目运作流程。通过项目实践,提高学生对选题策划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问题解决能力。
虚拟仿真教学法 :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新媒体综艺选题策划教学场景。例如,模拟新媒体平台界面、综艺节目录制现场等,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选题策划实践操作。学生可实时体验不同选题策划方案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效果,根据反馈数据及时调整策划方案,提高选题策划的精准性与科学性。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鉴于新媒体综艺选题策划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高校可推动不同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例如,组织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市场营销学、新媒体技术等相关专业教师成立教学团队,共同开展选题策划课程教学与科研活动。通过跨专业师资融合,整合各方优势资源,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指导。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多元化考核方式 :改变传统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单一考核模式,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平时成绩纳入考核范畴,包括课堂表现、案例分析报告、项目实践成果、团队协作能力等。例如,对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的选题策划方案创意、可行性、传播效果等进行考核评价;对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等软技能进行评估。通过多元化考核方式,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果。
引入企业评价机制:加强与新媒体企业、影视制作公司的合作,引入企业评价机制。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学生选题策划作品的评审,从行业需求与市场价值角度对学生的策划方案提出意见与建议。企业评价结果可作为学生课程成绩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使教学评价更加贴近行业实际,引导学生关注市场需求与行业动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五、结语
以新媒体与综艺为载体革新选题策划教改模式,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在新媒体时代的创新举措。通过深入分析新媒体与综艺的特点及融合现状,明确革新教改模式的必要性,并从构建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建设、完善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实践路径,有助于提高选题策划和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新媒体与综艺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传媒人才。在教学实践中,高校应不断探索与完善该教改模式,为传媒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单位: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新媒体已成为信息传播的核心渠道,其具有传播主体多元化、内容呈现碎片化、信息传播实时性与互动性等显著特征。综艺节目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内容的趣味性、形式的多样性以及明星效应,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将新媒体与综艺相结合,为选题策划课程教学改革开辟了全新路径。
二、新媒体与综艺的特点及融合现状分析
(一)新媒体的特点
传播主体多元化 :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打破了专业媒体机构对信息传播的垄断,使每一个个体、组织都有机会成为信息的创造者与传播者。
内容呈现碎片化 :为适应快节奏生活,新媒体内容多以简短、精炼的形式呈现。如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的内容,时长通常较短,但能在短时间内传递关键信息或娱乐要素,符合用户快速获取信息与娱乐的需求。
信息传播实时性与互动性 :新媒体能够实现信息的即时发布与更新,让用户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资讯。同时,用户可通过评论、点赞、分享等方式与信息发布者及其他用户进行互动交流,形成良好的传播生态。
(二)综艺的特点
内容丰富性与情感共鸣性 :综艺节目涵盖喜剧、音乐、竞技、生活体验等多种类型,能够满足不同受众的兴趣偏好。其通过设置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形式创新性与观赏性 :为吸引观众,综艺节目不断创新节目形式。如《这!就是街舞》将街舞文化与比赛选拔机制相结合,通过精彩的街舞表演、导师点评等环节,增强了节目的观赏性与竞技性。
(三)融合现状
当前,新媒体与综艺深度融合已成为发展趋势。一方面,综艺节目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全方位推广。例如,通过微博发起节目话题讨论,提前预热节目内容;在抖音发布节目精彩片段剪辑,吸引用户关注。另一方面,新媒体为综艺节目创新内容生产与传播模式提供支持。如一些网络综艺充分利用新媒体互动性特点,设置观众投票决定节目走向等环节,增强观众参与感与黏性。
三、以新媒体与综艺为载体革新选题策划教改模式的必要性
(一)适应传媒行业人才需求转变
随着新媒体与综艺产业的蓬勃发展,传媒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与专业化。企业不仅要求从业者具备扎实的选题策划基础理论知识,更期望其熟悉新媒体传播规律与综艺元素运用,能够精准把握受众需求,策划出具有创新性、传播力与商业价值的内容产品。因此,革新选题策划教改模式,融入新媒体与综艺元素,有助于培养契合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
传统选题策划教学多侧重理论知识传授,学生实践操作机会有限。而新媒体与综艺为选题策划实践教学提供了广阔空间。学生可参与新媒体综艺节目的选题策划、内容创作与传播推广全过程,锻炼市场调研、创意构思、团队协作、危机公关等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
(三)增强选题策划课程教学吸引力与实效性
新媒体与综艺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优势。将其引入选题策划课程教学,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枯燥模式。例如,以热门新媒体综艺节目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选题策划成功要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通过模拟新媒体综艺选题策划项目实战,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教学实效性。
四、以新媒体与综艺为载体革新选题策划教改模式的实践路径
(一)构建新媒体综艺选题策划课程体系
优化课程设置 :在保留选题策划核心理论课程基础上,增设新媒体传播概论、综艺文化研究、新媒体节目策划与制作等相关课程,形成系统的新媒体综艺选题策划课程体系。使学生既掌握选题策划基本原理,又熟悉新媒体与综艺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整合课程内容:打破传统课程界限,对新媒体综艺选题策划相关课程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例如,将新媒体传播特点与综艺选题创意生成相结合,将综艺节目制作流程与新媒体内容生产规范相融合,避免课程内容重复与脱节,提高课程整体性与连贯性。
(二)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案例教学法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新媒体综艺成功案例,如《乘风破浪的姐姐》《奇葩说》等,从选题策划角度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分析其选题背景、目标受众定位、创意构思、传播渠道选择、效果评估等关键环节,使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学习选题策划技巧与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对案例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改进与创新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项目驱动教学法 :以新媒体平台上的综艺项目为依托,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新媒体综艺选题策划项目,从市场调研、选题确定、内容策划、脚本撰写、传播方案制定到项目实施与效果评估,全程模拟真实项目运作流程。通过项目实践,提高学生对选题策划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问题解决能力。
虚拟仿真教学法 :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新媒体综艺选题策划教学场景。例如,模拟新媒体平台界面、综艺节目录制现场等,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选题策划实践操作。学生可实时体验不同选题策划方案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效果,根据反馈数据及时调整策划方案,提高选题策划的精准性与科学性。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鉴于新媒体综艺选题策划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高校可推动不同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例如,组织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市场营销学、新媒体技术等相关专业教师成立教学团队,共同开展选题策划课程教学与科研活动。通过跨专业师资融合,整合各方优势资源,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指导。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多元化考核方式 :改变传统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单一考核模式,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平时成绩纳入考核范畴,包括课堂表现、案例分析报告、项目实践成果、团队协作能力等。例如,对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的选题策划方案创意、可行性、传播效果等进行考核评价;对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等软技能进行评估。通过多元化考核方式,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果。
引入企业评价机制:加强与新媒体企业、影视制作公司的合作,引入企业评价机制。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学生选题策划作品的评审,从行业需求与市场价值角度对学生的策划方案提出意见与建议。企业评价结果可作为学生课程成绩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使教学评价更加贴近行业实际,引导学生关注市场需求与行业动态,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五、结语
以新媒体与综艺为载体革新选题策划教改模式,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在新媒体时代的创新举措。通过深入分析新媒体与综艺的特点及融合现状,明确革新教改模式的必要性,并从构建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建设、完善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实践路径,有助于提高选题策划和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新媒体与综艺产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传媒人才。在教学实践中,高校应不断探索与完善该教改模式,为传媒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单位:四川电影电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