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发布日期:
肺结节CT表现
杨建荣
文章字数:1048
  肺结节是肺部常见的影像学表现,其病因多样,可能是良性病变,也可能是早期肺癌的表现。随着低剂量CT筛查的普及,肺结节的检出率显著提高。本文将详细介绍肺结节的CT表现,帮助读者掌握其影像学特征,提高诊断准确性。
  一、肺结节的基本概念
  肺结节是指直径≤3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肺部阴影。根据密度不同,可分为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磨玻璃结节。直径>3cm的病灶称为肿块,恶性可能性更高。
  二、肺结节CT表现的分类
  (一)实性结节

  实性结节在CT上表现为均匀的软组织密度,能够完全掩盖肺血管和支气管结构。其边缘可能光滑或分叶状,部分可见毛刺征。良性结节如结核球或错构瘤通常边缘光滑,而恶性结节常表现为分叶、毛刺或胸膜牵拉。
  (二)部分实性结节
  部分实性结节包含磨玻璃成分和实性成分,恶性概率较高,尤其是实性成分占比>50%时。CT上表现为部分区域密度增高,部分区域呈磨玻璃样改变。这类结节需密切随访,必要时活检。
  (三)磨玻璃结节(GGN)
  磨玻璃结节在CT上表现为云雾状密度增高影,其内可见血管或支气管穿行。根据是否含有实性成分,可分为纯磨玻璃结节和混合磨玻璃结节。持续存在的磨玻璃结节,尤其是>8mm者,需警惕早期肺腺癌可能。
  三、肺结节的恶性征象
  肺结节的恶性征象是临床诊断中需要高度警惕的重要指标。当CT检查发现肺结节时,医生会重点关注以下恶性特征:结节直径大于8毫米、边缘呈分叶状或毛刺状、内部密度不均匀、存在空泡征或支气管充气征。此外,结节增长速度过快(倍增时间在20~400天)也是重要危险信号。实性结节中混杂磨玻璃成分、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等都提示恶性可能。值得注意的是,吸烟史、年龄超过40岁、有恶性肿瘤家族史的患者,其肺结节恶变风险显著增加。对于可疑结节,建议3-6个月复查CT,必要时进行PET-CT或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早期识别这些恶性征象对肺癌的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四、肺结节的良性征象
  肺结节的良性征象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密度均匀。良性结节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无毛刺,周围无卫星灶。钙化是典型的良性特征,尤其是层状、爆米花样或中心性钙化。结节直径小于5毫米且长期稳定也提示良性可能。脂肪密度多见于错构瘤,而磨玻璃结节若长期无变化则多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增强CT显示无明显强化或轻度均匀强化也是良性表现。
  肺结节的CT表现复杂多样,准确识别其影像学特征对良恶性鉴别至关重要。医生应掌握各类结节的典型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制定个体化随访或治疗计划。对于患者而言,发现肺结节不必过度恐慌,但需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早期发现潜在恶性病变。
  作者单位:三台县人民医院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