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版
发布日期:
数字赋能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进路
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悦
文章字数:2100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部署下,数字技术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融合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应然之举。数字化转型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改革和实践的热点话题,也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数字技术作为驱动力正深刻重塑着我国高等教育格局,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数字赋能已成为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动力,为变革传统的思政课模式提供了新思考,为形成立体化、精准化和交互化的思政课新格局提供新可能,为推进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虽迎来创新发展机遇,却也面临诸多困境。如何精准把握数字化技术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注入的新活力与潜在风险,从而顺势而为推动发展、化险为夷实现蜕变,已然成为当下迫切需要关注并着力破解的重大时代课题。
   一、优化资源共享机制,提升协同育人效果
  优化资源共享机制以提升协同育人效果,是数字赋能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当前,各高校之间思政课数字资源分布不均、共享壁垒高筑,严重制约了协同育人效能的发挥。为破解此难题,政府与高校应协同发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数字资源保障体系。政府层面,需加大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地方院校及偏远地区高校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财政补贴、项目资助等方式,帮助学校改善网络环境,提升网络速度与稳定性,确保数字教学资源的顺畅传输。同时,制定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政策,打破校际壁垒,鼓励高校间开展数字资源合作,建立跨校的数字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优质思政课数字教材、教学课件、案例库等资源的互通有无。高校自身也要积极作为,结合自身特色与学科优势,加强数字资源的自主开发与整合。构建跨区域、跨校际的思政课数字资源共享平台,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资源的精准分类与高效检索,确保优质资源能够无障碍流通。同时,需建立资源贡献与使用的激励机制,鼓励高校将特色资源、创新案例等纳入共享体系,形成“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良好生态。此外,通过强化资源整合与二次开发,将分散的资源转化为系统化、模块化的教学资源包,满足不同高校、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全面提升协同育人的深度与广度。
  二、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强化数字赋能实效
  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以强化数字赋能实效,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命题。从教师层面,推进数字技术赋能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数字素养。构建系统化、常态化的教师数字素养培训体系,推动教师从“技术使用者”向“技术赋能者”转型,实现教学内容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学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在培训内容上,不仅要涵盖数字技术的基础操作,如教学平台的使用、数字资源的获取与整合等,更要注重培养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创新能力以及数据驱动的教学决策能力。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在线课程等多种形式,邀请行业专家、优秀教师分享数字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经验与案例,让教师深入了解数字技术与思政课融合的模式与方法。同时,建立教师数字素养激励机制,激发教师提升数字素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学生层面,高校应将数字素养教育全面融入思政课教学,通过开设数字素养专题课程、组织数字技术创新实践活动、建立数字素养评价机制等措施,引导学生掌握数字技术工具,提升数字信息处理能力,培养数字时代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更加主动、深入地参与思政课学习,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的转变,从而强化数字赋能对思政课育人实效的提升。
  三、破除应用形式主义,彰显实践育人价值
  在数字赋能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技术应用形式主义问题时有浮现,部分高校或教师在引入数字技术时,过于追求技术的新奇与展示,而忽视了技术服务于教育本质、提升育人实效的初衷,导致技术应用流于表面,未能真正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发挥出应有的价值。破除这种形式主义,回归实践育人的本质,是推动数字赋能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数字赋能理念。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数字赋能的本质和目的,明确数字技术是为思政课教学服务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数字技术与思政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深度融合,真正实现数字赋能思政课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要促进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要求思政课教师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与核心要点,精准把握数字技术的特性与优势,将数字技术无缝嵌入教学内容的各个环节中,使技术成为教学内容阐释的得力助手、理论观点呈现的创新载体以及实践教学的有力支撑,实现技术与教学内容在理念、方法和目标上的高度统一与协同共进,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更好地达成育人目标。
  数字赋能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的关键举措。实现数字技术与高校思政课的深度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教师、学生等各方共同努力。要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以技术为翼,以育人为本,实现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有力支撑。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