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版
发布日期:
从三方面看提高领导干部的改革攻坚能力
翁琪
文章字数:2004
  在2020年秋季学期的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改革攻坚能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当前,我国改革正面临深水区和攻坚期,更需要注重提升改革攻坚的能力,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切实增强改革攻坚的能力。
  一、强化“破立并举”的改革意识,以思想破冰引领攻坚方向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创新制度。领导者的改革观念直接决定政策规划的前瞻能力。当今世界正处于快速变革时期,科技的革新、产业的转型以及全球治理体系的调整等多重挑战相互交织,正在重新定义我们的工作、生活甚至思考方式。如果领导者缺少改革意识,将很难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掌控发展的主导地位。这不仅会在国际竞争中使国家处于不利地位,还会失去促进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键机会。
  领导干部需树立改革与攻坚的思维模式,首先要从理念创新开始。以深圳引入“AI公务员”为例,这一举措代表着对传统政府工作模式的一次大胆创新。深圳市福田区率先引入由DeepSeek打造的AI智能员工,现已有70名AI数智员工,涵盖11大类,加速智慧政务,实现快速响应。在当前的信息化趋势中,领导干部应该抛弃对新事物的抵触和畏难心理,积极迎接变革,认识到改革是推动工作进步和提高治理效率的重要途径。保持开放的态度,关注最前沿的技术和先进的理念,积极地吸取新知识,深入了解新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潜力,这样可以在思维上创造出创新和改革的空间,敏锐地识别出改革的机会。
  二、锤炼“真抓实干”的攻坚作风,以务实担当夯实改革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提倡务实的工作态度。在他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倡导了“四下基层”的工作方法。在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他进一步倡导并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确保政策和决策能够迅速转化为具体行动。这种作风在福州众多项目和改革中充分展现,如城市基础设施改善、经济发展推进等。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许多关于作风建设的新标准,例如“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发扬钉钉子精神”等。
  真抓实干的攻坚作风,意味着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的声音,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大兴务实之风,抓好调查研究。新时代在全党范围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引,也为领导干部应该如何做好实际工作提供了现实指南。
  然而,审视当前实践,诸多“形式主义的走访”和“表面化的调研”现象频发,这显然背离了实事求是、务求实效的初衷。过分强调形式留痕,追求表面文章,将导致无法真正倾听群众的内心诉求,进而无法实现对群众的精准服务。因此,领导干部在履行职责时,必须自觉摒弃“表演式”的工作方式,勿让调研变成调“演”,切实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三、锻造“系统集成”的攻坚本领,以多维素养提升改革质效
  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一般性矛盾和深层次矛盾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各项改革措施之间关联密切,协同效应显著,影响范围广泛,触及利益层面深远。在如此复杂的改革环境中,过往采取的单打独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已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因此,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系统性集成的攻坚能力,以应对改革的深层次挑战。
  在福州市三坊七巷的保护与开发工程中,就体现出系统集成的思维与理念。从前期邀请专家编制保护规划,确立“修旧如旧”原则,整合政策与社会资源,引入非遗和老字号;再到后期注重创新驱动,启动智慧街区建设,运用科技提升管理服务,鼓励各方参与群防群治,实现保护开发的系统推进。可见,系统集成不是简单的“做加法”,而是通过思维重构、资源重组、机制重塑等,让改革举措产生“1+1〉2”的整体效应,这正是领导干部在复杂的改革攻坚任务中需锤炼的核心能力。
  但是,有些地区的个别部门仍然存在壁垒难以打破等问题,信息流通不畅,犹如一座座信息孤岛。这会致使决策缺乏全面信息支撑,容易失误;项目推进时,因沟通协作难,流程衔接受阻,工作效率大幅降低等等。因此,大系统的集成思维在改革攻坚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结束时。领导干部改革攻坚能力的提升绝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淬炼的双向奔赴中实现突破。这一能力既是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压舱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唯有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魄力、“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持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从意识、作风和本领三方面入手,在重大斗争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方能锻造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干部队伍,为全面深化改革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以期为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莆田市委党校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