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1版
发布日期:
医院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在纪检监督中的作用与发展路径——以湘潭市Z医院为例
刘霞
文章字数:2878
  中国医疗领域的反腐败历程历经二十余年,从个案查处到系统性改革,逐步形成法律、政策、监管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医疗领域行业风气持续向好。然而,医疗系统内部治理失范仍然严峻,部分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及从业者靠“医”吃“医”,不仅侵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果,损害医疗卫生行业公信力,更直接损害公众健康福祉,最终侵害从业人员和公众共同利益。纪检委员是医院纪检监察的重要抓手,是纪律监督工作的“前哨尖兵”,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贴近基层一线的优势,及时向纪检监察科室反馈违规违纪信息,同时推动监督下沉落地,强化宣传引导的作用,延伸党内监督触角。
  一、纪检委员在纪检监督中的作用
  (一)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Z医院现有职工3500余人,设置临床专科46个,医技科室15个。医院坚持应建尽建的原则,将党支部建在科室上,目前医院党委下设11个党总支,42个党支部,除离休党支部外每个党总支和党支部均配备有纪检委员。
  为推动完善医院监督体系,Z医院印发《关于建立三级纪检监督网络机制的通知》,明晰了纪检委员在医院纪检监督网络中的职能。为进一步规范纪检委员参与科室重大问题决策,Z医院制定了《党支部参与科室重大问题决策制度(试行)》,明确党支部纪检委员为科室管理组指定成员,参与科室“三重一大”事项决策。以上文件为Z医院纪检委员规范履职、明确权责边界提供了制度性保障与工作指引。
  (二)纪检委员在纪检监督中的作用。1.实现科室决策、议事全过程监督。纪检委员作为科室管理组指定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审核科室决策内容,监督决策程序,对科室重要事项决策、议事过程进行实时监督,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法性。自纪检委员参与科室重大问题决策制度施行以来,Z医院纪检委员累计参与招标采购监督100余次,对40批次科室评优评先、选人用人等重要事项进行廉洁风险把关。2.纾解纪检监察工作人手不足难题。医疗机构人员构成复杂,单纯依赖纪检监察部门专职人员实施监督,难以实现全面有效的监管效能。Z医院将纪检委员纳入廉政查房督查组,不定期通过查阅资料、科室座谈等方式,深入临床和医技一线,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进行靶向监督,推动监督关口前移。节日期间是“四风”问题高发期,Z医院以纪检委员为抓手,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纠治“四风”专项监督检查,通过“纪检委员+职能部门”联动模式,对公务接待、津贴补贴发放、公务用车管理等关键环节开展明察暗访,推动建立“节前廉政提醒+节中突击检查+节后问题通报”的全周期监督机制,筑牢廉洁防线。
   二、纪检委员在纪检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一)监督职责落实不到位。Z医院纪检委员队伍主要由临床一线医务人员构成,该群体承担繁重临床诊疗任务,受限于本职岗位工作强度大与时间资源有限的客观矛盾,难免存在监督不及时的问题。此外,大多数纪检委员同时担任科室的主要负责人,具有监管主体与执行主体职责交叉的问题,存在监管失灵的隐患。即便某些支部的纪检委员非科室核心人员,但科室在召开“三重一大”相关会议及做决策时并未按照要求让纪检委员参与其中,存在监督缺位、监督职责难以落实的问题。
  (二)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不够。Z医院纪检委员工作内容主要围绕参与基层党组织会议、实施廉洁宣传教育活动及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等基础性工作,在运用专项检查、日常巡察、廉政谈话等多元化监督手段上存在明显不足,导致对基层潜在违规违纪行为的识别与处置存在滞后性,监督效能未达预期。纪检委员队伍工作缺乏主观能动性,现行监督工作方式主要是传达上级部门工作部署,未能结合部门实际情况制定风险研判机制,创新性监督举措使用不足,部分纪检委员受传统人情观念束缚,存在“老好人”思想,对监督执纪存在畏难情绪。
  (三)履职能力不足。Z医院纪检委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存在显著短板,现有纪检委员中65%具有医学专业教育背景,对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纪检监察工作的政治属性和专业要求认识不足,监督工作中难免面临本领恐慌,存在畏惧监督、不善监督的现象。自三级纪检监督网络体系构建并全面推行以来,Z医院纪检监察室较少针对监督执纪问责职能组织专项业务培训,监督能力建设缺乏系统性规划。尚未出台纪检委员履职规范、监督工作指引等基础性制度文件,纪检委员监督工作缺乏标准化操作指引。信息共享平台与联席会议机制建设不完善,监管主体间信息沟通不畅。
   三、纪检委员在纪检监督中的发展路径
  (一)加强队伍建设,强化选配标准。医院基层党组织应按照政治强、业务精、敢斗争、作风正的标准选配纪检委员队伍。将政治立场、政治素养、政治担当作为全过程考核重点,确保纪检委员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医院涉及的业务内容专业性强,纪检委员应同时具备医疗领域专业知识和纪检监察职业能力,熟悉政策法规及监督执纪方法,以便在监督过程中做到得心应手。具备勇于斗争的精神是履行监管职责的基本要求,纪检委员对违纪行为要勇于及时纠正,做到苗头问题早预警、违纪行为严查处。实行医德考评“一票否决”制,将职业操守作为选聘考核核心指标,建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管理体系,对失职违规或履职不力者实施刚性退出机制。
  (二)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强化职责履行效能。医院纪检监察部门应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常态化运行机制,每年召开两次纪检工作联席会议,系统组织纪检干部开展政策法规学习、履职情况汇报、监督经验交流等专项活动。通过定期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短板、明确改进方向,构建纵向压力传导与横向协作配合相结合的监督责任落实体系,形成协同监督效应。在制度层面系统完善监督工作规范体系,重点编制出台《纪检委员履职规范手册》《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监督工作实施细则》等基础性制度文件,搭建纪检监察信息共享平台与业务指导通道,为医院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履行监督职责提供标准化流程指引和常态化业务支持。同时将纪检委员列席科室“三重一大”决策会议情况纳入科室党风廉政建设考核指标体系,通过量化考核指标与强化结果运用,确保监督制度执行到位。
  (三)创新业务培训方式,提升履职尽责能力。纪检委员履职负荷较重,医院纪委可构建碎片化时间整合机制,创新教育培训体系。首先,建立“系统培训+专题微课”双轨教学模式,系统化组织纪检委员开展政策法规及监督执纪业务专项学习,重点强化监督内容界定、执纪程序规范及履职能力提升等核心要素。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引入专题式微党课教学机制,结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及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制作警示教育课件等方式,提升纪检委员业务知识和能力。此外,将纪检监察教育与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度融合,依托主题党日活动载体,设计“沉浸式”廉政教育实践模块,通过安排游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文化典范展馆等真实场景教育场地,使纪检委员在历史场域中深刻体悟革命先辈廉洁奉公的精神内核,进而强化“监督者必先守纪”的履职意识。
  参考文献:
  [1]李春婷,邢耀荣,吴嫚.刍议如何充分发挥高校附属医院纪检委员的作用[J].办公室业务,2022(21):130-132.
  [2]巫世娟,孙贝贝,曹万祥.关于加强医院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履职能力建设的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3(21):134-137.
  [3]刘佳.公立医院三级纪检监察组织体系的管理与培训[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09):91-93.
  作者单位:湘潭市中心医院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