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英语作业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文章字数:1741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课程思政理念在大学英语作业设计中的融入与实践。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思政教育已成为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不仅承担着语言技能培养的任务,还应积极融入思政元素,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英语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作业设计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必要性和具体策略,以期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作业设计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习近平,2018全国教育大会)。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这一纲领性文件为所有高校课程,包括覆盖面极广的大学英语课程,指明了将价值引领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全过程的方向和要求。
二、当前大学英语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目标单一
传统的大学英语作业目标主要聚焦于语言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训练,如词汇记忆、语法练习、阅读理解等,忽视了学生思政素养的培养,未能充分体现大学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
(二)作业内容缺乏思政元素
作业内容往往围绕教材知识点展开,多为脱离实际生活和社会热点的练习题,缺乏与思政教育相关的主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政情感共鸣,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三)作业形式单调
常见的大学英语作业形式主要是书面作业,如填空、选择、翻译等,形式较为单调,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这种单一的作业形式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政素养。
三、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英语作业设计策略
(一)明确作业目标
语言能力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确定学生在词汇、语法、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应达到的具体水平,通过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英语语言技能。
思政素养目标:结合思政教育要求,制定与语言学习相融合的思政目标,如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国际视野、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等。例如,在关于文化交流主题的作业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豪感。
(二)优化作业内容
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深入研究大学英语教材,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素材,如课文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文化现象等,将其巧妙融入作业内容。
结合社会热点:关注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话题,选取具有时代性和教育意义的内容作为作业素材。如围绕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全球抗疫等热点,设计讨论题、写作任务等,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全球意识。
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作业中增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如古诗词英译、传统节日介绍、中国传统艺术赏析等,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三)创新作业形式
小组合作作业:设计需要学生分组完成的作业任务,如英语戏剧表演、小组项目汇报等。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践调研作业:安排学生进行实践调研活动,如采访外国友人、调查校园文化差异等,并撰写调研报告。这种作业形式能够让学生将英语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创意作品作业: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创意作品作业,如制作英语短视频、创作英语歌曲、绘制英语漫画等。通过这些富有创意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修养。
四、结语
在课程思政理念下进行大学英语作业设计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通过明确作业目标、优化作业内容、创新作业形式和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能够使大学英语作业不仅成为学生巩固语言知识、提升语言技能的重要手段,更成为培养学生思政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大学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将思政教育与大学英语作业设计深度融合,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丹丹.课程思政建设中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4,37(22):115-117.
[2]卢青青.基于OBE理念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J].校园英语,2024(44):81-83.
作者单位:贵州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作业设计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习近平,2018全国教育大会)。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这一纲领性文件为所有高校课程,包括覆盖面极广的大学英语课程,指明了将价值引领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全过程的方向和要求。
二、当前大学英语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目标单一
传统的大学英语作业目标主要聚焦于语言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训练,如词汇记忆、语法练习、阅读理解等,忽视了学生思政素养的培养,未能充分体现大学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
(二)作业内容缺乏思政元素
作业内容往往围绕教材知识点展开,多为脱离实际生活和社会热点的练习题,缺乏与思政教育相关的主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政情感共鸣,不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三)作业形式单调
常见的大学英语作业形式主要是书面作业,如填空、选择、翻译等,形式较为单调,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这种单一的作业形式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也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政素养。
三、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英语作业设计策略
(一)明确作业目标
语言能力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确定学生在词汇、语法、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应达到的具体水平,通过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英语语言技能。
思政素养目标:结合思政教育要求,制定与语言学习相融合的思政目标,如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国际视野、团队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等。例如,在关于文化交流主题的作业中,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豪感。
(二)优化作业内容
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深入研究大学英语教材,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素材,如课文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文化现象等,将其巧妙融入作业内容。
结合社会热点:关注时事新闻和社会热点话题,选取具有时代性和教育意义的内容作为作业素材。如围绕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全球抗疫等热点,设计讨论题、写作任务等,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全球意识。
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作业中增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如古诗词英译、传统节日介绍、中国传统艺术赏析等,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三)创新作业形式
小组合作作业:设计需要学生分组完成的作业任务,如英语戏剧表演、小组项目汇报等。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践调研作业:安排学生进行实践调研活动,如采访外国友人、调查校园文化差异等,并撰写调研报告。这种作业形式能够让学生将英语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创意作品作业: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创意作品作业,如制作英语短视频、创作英语歌曲、绘制英语漫画等。通过这些富有创意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修养。
四、结语
在课程思政理念下进行大学英语作业设计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通过明确作业目标、优化作业内容、创新作业形式和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能够使大学英语作业不仅成为学生巩固语言知识、提升语言技能的重要手段,更成为培养学生思政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大学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实践,将思政教育与大学英语作业设计深度融合,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丹丹.课程思政建设中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4,37(22):115-117.
[2]卢青青.基于OBE理念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J].校园英语,2024(44):81-83.
作者单位:贵州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