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
发布日期:
将甘肃红色文化融入高校英语教学
何 涛
文章字数:2260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共同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延伸,是我国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红色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穿于新民主主义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新时代,其蕴含的勇于牺牲、顽强拼搏、开创革新等宝贵的革命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积极进取的动力源泉,值得世代中国人去发扬和传承。甘肃红色文化从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陕甘宁边区的创立,具有时间跨度长、空间维度广、文化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多样的独特优势,其中长征精神、南梁精神、西路军精神、铁人精神、八步沙精神等是甘肃红色文化的代表,彰显着无数共产党人在甘肃这片红色热土上的崇高理想信念。高校英语教师将甘肃红色文化融入教学中,在教授学生用英语讲述甘肃红色文化的同时,深入挖掘甘肃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甘肃红色文化知识的积累,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红色文化传播信念,进而提升甘肃红色文化对外传播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充分发挥教师主体作用,提高自身红色文化素养。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知识技能、文化信息的直接传授者,对学生专业水平及文化素质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是否能与高校英语教学充分融合,关键取决于教师。英语教师对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的认知能力以及自身文化素养,直接影响高校英语教学与甘肃红色文化融合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因此,作为教育主体,高校英语教师需从根处转变思想认识,在提升自身英语专业素养的同时加强甘肃红色文化的知识储备,在教学实践中不仅重视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要探索多种方式融入甘肃红色文化教育,将“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课程思政理念落到实处。自觉搜集和积累甘肃经典红色文化和革命文化内容,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会宁红军长征会师纪念馆、迭部县腊子口战役遗址、宕昌县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岷县岷州会议纪念馆、通渭县榜罗镇革命遗址等甘肃红色革命圣地,深入学习了解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及其翻译和传播现状并整合汇编为系统的教学资料,融入英语课堂教学中。在将甘肃红色文化精神隐性地契合进英语这个语言形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甘肃红色文化并用英语予以表达。只有让高校英语教师涵养自身人文精神,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才能有效担当新时代“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培养文化自信”的神圣职责。
  创新红色文化教学模式,营造红色文化育人环境。创新是新时期高校教学质量有效提升的关键和基础。做好甘肃红色文化与高校英语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创新工作,对高校英语教学质量的发展具有极大价值。语言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如何借用全球通用语言之一的英语这个语言载体发挥甘肃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这就需要教师既遵循高校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还要遵循英语学习认知规律,打磨教学目标,结合教学主题和内容,精心设计教学各环节,充分利用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甘肃红色文化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教学过程,在具体教学中切实体现学科知识性与育人性并重,落实红色文化进课本、进课堂、进学生的头脑。加强甘肃红色文化与高校英语教学的融合,除了充分挖掘课本已有的红色资源,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还应多举办以“讲好甘肃红色故事”为主题的第二课堂活动,营造学习甘肃红色文化的良好氛围。甘肃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学生通过设身处地地参观革命遗址、名人故居、历史博物馆、纪念馆等,学习感悟甘肃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精髓。深化学生对红色文化理解与感受的同时,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讲解或写作。使学生既能掌握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又能提升用英语讲述甘肃红色故事、传播甘肃红色文化的能力,发挥英语课程育人功能。
  优化英语课程评价机制,夯实红色文化育人效果。传统的高校英语课程考核方式以闭卷考试为主,这种考试成绩决定论的评价方式难以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红色文化学习的动力,从而影响了红色文化育人目标的实现。因此,如何完善高校英语课程评价机制,提高学生学习甘肃红色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高校英语教学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高校红色文化教育任重道远,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效,需要围绕红色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全方位渗透,形成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甘肃红色文化与英语知识技能考核相结合的立体化课程评价体系。课程考核可依托具体的英语语言学习板块,考查学生对红色文化词汇的掌握、有关甘肃红色文化内容的翻译及写作、阅读语篇中对红色文化主题的理解以及听说测试中融入对红色精神的探讨。采用小组红色文化研学的方式,组织学生用英文制作甘肃红色文化短视频宣传片或宣传册,撰写甘肃红色文化资源报告或论文、讲述甘肃红色经典故事或英雄人物。举办英文红色演讲比赛、红歌比赛等红色文化传播活动并纳入考核范围,以优化英语课程考核方式。通过对红色文化教育考核的优化,教师不仅能够发现学生英语学习存在的问题,也可依据考核结果对甘肃红色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方向和内容进行动态跟踪及整改,夯实红色文化视角下的思政育人效果。
  基金项目:2022年兰州交通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MTI翻译实践能力发展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040);2023年甘肃省高校青年博士支持项目“甘肃革命圣地红色文化的英译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23QB-041);2024年度省级科技计划(自筹经费—软科学专项)项目“科技创新驱动甘肃省文旅融合的作用机制、潜力测度与优化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4JRZA163)
  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