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版
发布日期:
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现实意义探究
王雪梅
文章字数:2664
  摘要:“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实现共同富裕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同理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实现高水平的共同富裕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需要,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应有之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从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现实视角出发探究其价值意蕴,以期对共同富裕这一理论与实践问题加深理解,进一步促进全体人民在共同富裕问题上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成。
  关键词:共同富裕;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面对新的历史机遇与发展要求、复杂的现实挑战,更加迫切地要求在推动共同富裕之时要稳扎稳打。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有利于在共同富裕问题上凝聚共识,发挥人民群众历史主动精神,迎难而上处理好时代难题,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新的更高目标。
   一、有利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1]。在新的历史时期,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基础,“理论源于实践,又用来指导实践……”[2]“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3]在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应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最大程度地追求平等公正,使人民群众有归属感,齐心协力,万众一心,共创更加辉煌的伟大事业。从脱贫攻坚的完成,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中国共产党以强烈的历史责任及使命感,敢于担当、勇挑大梁,带领基层人民群众一点点地将共同富裕具象化,使基层群众获得极大的参与感及幸福感。同时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获得了广大群众的认同,更进一步充分调动了国民富裕的积极性。伴随着消除绝对贫困、推动共同富裕等伟大社会主义实践的推进与展开,人民更加被优越的根本制度所说服,形成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及价值使命感,进而凝聚共识,形成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合力。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在中华大地落地生根发芽,为新的历史起点上持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4]有利于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群众基础,并形成积极互动发展。
  二、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马克思把自己的价值理想确立为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奋斗目标。新时代,面临纷繁复杂的现实环境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以敏锐的洞察力衡量把握住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提高,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满足于解决温饱等基本生存需求,而是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享受,更注重自己精神层面的充实与否。以问题为导向做出更符合社会发展的、合理有效的制度部署与安排,才能使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和物质等各方面得到极大满足,使全体人民团结一心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稳步前进。基于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回答时代和人民之问的现实需要。“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5],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也会在实践的进程中生成为人与社会发展的现实条件。要始终维护好人民利益,将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三大差距”等社会问题要发挥历史主动精神,对其积极地进行解决,不断把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落实落细,使全体人民更多、更公平地享有社会资源及发展成果,以不断积累的社会财富为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添砖加瓦,以日益提高的物质基础和群众热情充分展示社会主义的蓬勃活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牢基础,为人类探寻真正的解放与幸福之路提供有益借鉴。
  三、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成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6],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论述,既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所要坚持的原则、路径的实践要求,更是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作为先锋队对现代化发展历程、规律以及现实状况的敏锐且深刻的洞察。[7]显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时代价值非同小可,现如今,特殊的国情、后发的时空境遇等现实条件决定着以共建共享为显著特色的共同富裕伟大实践,既是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更是我国作为一个后发大国能够不再囿于走西方现代化之路而建成现代化强国唯一可能的实践方式。基于此,迫切需要以推动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激发社会创新创造活力,开辟出后发大国现代化的成功路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已经为新时代全面超越民主社会主义打下了坚实基础。共建共享的共同富裕之路,彰显着现代化道路的道义正当性,是现代社会保持发展与稳定两者良性互动的必然要求,是中国超越人类目前已有的现代化模式去探索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呈现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要前提。进入新时代,我国加快脱贫减贫步伐,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如今,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征程起点上,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重要时间节点上,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将进一步助推本世纪中叶奋斗目标的实现。
   四、结语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握历史主动、笃定奋斗目标,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在新的历史阶段,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凝聚着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将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稳步前行,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助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成,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为人类探寻真正的解放与幸福之路贡献中国智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4-8.
  [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667.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12.
  [4]熊文钊,王楚克.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制度实践与基本经验[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45(03):31-42+182.
  [5]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84.
  [6]习近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J].求是,2021(09):4-18.
  [7]李洋,梁坚.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现代化逻辑[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5,46(02):9-14.
  作者单位:淮北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