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省铁道学会赴济新高速项目组开展活动
文章字数:693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黄文静)10月31日,安徽省铁道学会组织桥梁技术专家团队前往洛阳中铁四局济新高速1标项目,开展技术观摩指导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化技术攻关,助力重大工程的高质量建设。
济新高速黄河三峡大桥作为济新高速公路的关键性工程,是一座独塔地锚式回转缆悬索桥。该桥全长570米,主跨径555米,设有左右分离式承台,塔柱高度达109米。主梁采用钢桁梁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相结合的设计,主桁架选用带竖腹杆的华伦式结构。标准梁段长度为15米,桁高7.5米,单段重量285吨,全桥共34个节段,钢梁总重高达1.2万吨。该桥采用的回转缆结构体系在国内尚属首创,且为世界最大跨径的回转缆悬索桥。大桥跨越黄河小浪底水库,在实现最小化对黄河崖壁破坏的同时,与周边环境和谐相融,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专家们深入施工现场,实地察看了正在建设中的黄河三峡大桥,详细了解了主墩施工工艺、技术难点及安全质量控制措施。随后,专家们与项目团队进行了座谈交流,认真听取了工程施工进展情况及面临的技术难题,并就施工方案的优化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面对桥址地形复杂、施工条件恶劣、创新桥型技术难点众多且无现成工程案例可借鉴等重重挑战,专家团队凭借丰富的施工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和技术改良方案。针对回转缆索股安装精度控制、主梁吊装线形监测及合龙口匹配对接等关键技术问题,专家们提出了采用智能传感与BIM模型联动的动态调控方案,有效提升了施工精度和安全性。
此外,专家们还根据项目施工难度和技术特点,建议在工程完工后积极申报“鲁班奖”。此次技术观摩指导活动,不仅为济新高速关键控制性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彰显了学会在服务重大工程建设中的使命担当。
济新高速黄河三峡大桥作为济新高速公路的关键性工程,是一座独塔地锚式回转缆悬索桥。该桥全长570米,主跨径555米,设有左右分离式承台,塔柱高度达109米。主梁采用钢桁梁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相结合的设计,主桁架选用带竖腹杆的华伦式结构。标准梁段长度为15米,桁高7.5米,单段重量285吨,全桥共34个节段,钢梁总重高达1.2万吨。该桥采用的回转缆结构体系在国内尚属首创,且为世界最大跨径的回转缆悬索桥。大桥跨越黄河小浪底水库,在实现最小化对黄河崖壁破坏的同时,与周边环境和谐相融,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生态环境。
专家们深入施工现场,实地察看了正在建设中的黄河三峡大桥,详细了解了主墩施工工艺、技术难点及安全质量控制措施。随后,专家们与项目团队进行了座谈交流,认真听取了工程施工进展情况及面临的技术难题,并就施工方案的优化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面对桥址地形复杂、施工条件恶劣、创新桥型技术难点众多且无现成工程案例可借鉴等重重挑战,专家团队凭借丰富的施工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策略和技术改良方案。针对回转缆索股安装精度控制、主梁吊装线形监测及合龙口匹配对接等关键技术问题,专家们提出了采用智能传感与BIM模型联动的动态调控方案,有效提升了施工精度和安全性。
此外,专家们还根据项目施工难度和技术特点,建议在工程完工后积极申报“鲁班奖”。此次技术观摩指导活动,不仅为济新高速关键控制性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彰显了学会在服务重大工程建设中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