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汪世利:基于自然,守护绿水青山与荒野生灵
文章字数:901
汪世利走进校园开展专题讲座。 汪世利,九三学社社员、自然之歌工作室创办人,同时也是“黄山自然讲堂”科普项目的发起人之一。他长期致力于鸟类保护和自然教育工作,尤其在这两个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荣获2024年度“安徽省最美科技志愿者”称号。
积极开展科普讲座与教育活动
自2020年起,汪世利联合发起“黄山自然讲堂”科普项目,至今已成功举办100期,累计覆盖受众10000余人。他通过生动讲解和互动体验,向广大青少年普及自然科学知识,激发他们对自然的好奇心与保护意识。2024年3月,汪世利在黄山市首个鸟类友好乡村——徽州区西溪南镇坑上村,开展以“走进鸟的世界”为主题的科普活动,为当地师生讲解鸟类的生活习性、繁殖特点及迁徙路线。同年7月,他在黄山市科技馆举办《触手可及的星星——关于萤火虫的那些事儿》科普讲座,系统介绍萤火虫的习性、发光原理及其生态保护意义。9月,汪世利又在徽州区西溪南望山生活生态营地,以《知水善用——徽州堨坝乡村水利工程探究与实践》为题,讲述徽州古堨坝所蕴含的水利智慧。
致力鸟类保护与生态宣传
汪世利积极投身于鸟类保护工作,制作“黄山常见鸟类50种”宣传折页,并设计开发一系列鸟类主题教具与文创产品。他大力倡导文明观鸟行为,推动鸟类多样性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在“爱鸟周”和“世界候鸟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他多次走进校园、景区开展专题讲座,提升公众对鸟类保护的认知。此外,他还受邀为黄山市林业局“黄山松青年干部大讲堂”授课,提出编制观鸟生态旅游建设规划的建议,积极推动生态旅游发展。
推动自然教育与乡村振兴融合
汪世利借助“百名专家乡村学堂讲科普”等活动平台,将自然科学知识带进乡村学校,助力乡村教育振兴。例如,他在休宁县海阳第二小学和屯溪区江南实验小学开展“鸟类迁徙无国界”主题讲座,有效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从讲堂到山野,从校园到乡村,汪世用脚步丈量自然,用热忱传递科学。他不仅是鸟类的守护者,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与引路人。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科技志愿者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精神风貌,也看到了科普工作如何真正融入生活、赋能乡村、照亮未来。汪世利以自然为课堂,以行动为教案,持续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黄山故事。
(全媒体记者 许鸿儒 刘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