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俞本立:科技报国,铸就光电信息领域丰碑
文章字数:1361
安徽大学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安徽省实验室主任俞本立。
在科技强国的时代浪潮中,总有这样一批人,他们以默默的坚守、以炽热的初心,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命运,用一项项突破性成果诠释“国之重器”的深刻内涵。现任安徽大学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安徽省实验室主任俞本立,便是这样一位在光电信息领域默默耕耘二十余载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他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国产替代为使命,在光电信息获取领域,带领团队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技术报国的坚实道路。
立足国家需求
突破技术壁垒
21世纪将是光电信息技术大放异彩的时代,俞本立敏锐地察觉到国家对光电信息获取技术领域的迫切需求。
从2001年开始,他带领团队系统开展基于光学相干探测与光纤干涉传感的信息获取技术研究,逐步构建起覆盖多维多域探测的激光与光纤信息获取技术序列。经过多年技术积累与工程实践,俞本立团队不仅成功研制出多型首台套装备,更初步建立了我国自主可控的光电信息获取技术体系,一举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
推动技术应用
服务重大需求
技术创新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实际应用与国家使命中。自2008年起,俞本立团队所研制的光电信息获取技术装备,就开始服务于国家和相关行业。截至2023年,这些技术装备已成功推广应用于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以及矿山、隧道施工等行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公共安全与生产安全的“守护者”。
无论是深海流速测量,还是煤与瓦斯突出预警,抑或是智能感测技术中心的建设,俞本立始终坚持以国家最迫切的需求为导向,推动技术从理论走向实践、从样品走向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广阔天地。
致力成果转化
打造产业标杆
2017年,经省有关部门批准,俞本立带领团队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创立高科技企业,专注于光电信息获取尖端技术研发及高端光子传感器的产业化。企业迅速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2021年,他牵头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光电智能感测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进一步整合产学研资源,推动光子传感技术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真正走出一条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国产替代道路。此外,他还主持了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新型光电混合式水声地波联合探测技术研究”等多个重要项目,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荣誉见证贡献
创新永无止境
俞本立的贡献获得了国家与社会的高度认可:2014年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2019年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2020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此外,他发表SCI/EI论文321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30余项,堪称“研产双优”的典范。
作为安徽省首批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15”产业创新团队带头人,他始终坚持以使命引领科研、以责任驱动创新。他所建立的技术体系与装备成果,不仅代表了国内技术水平,更在相关行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结语:以光为尺,以电为脉,丈量强国之路
二十余年风雨兼程,俞本立始终未曾偏离最初的方向——把光电技术做成护卫公共安全与生产安全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成果融入现代化的进程里。在他看来,科研工作者的使命,不仅是探索未知,更是守护家国。
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深厚的家国情怀,一种坚韧的工匠精神,更看到中国科技工作者那股“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志气与骨气。俞本立和他的团队,正以光为尺,以电为脉,继续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全媒体记者 许鸿儒 师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