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科技为桥 情融两岸
——第十三届皖台科技论坛侧记
文章字数:1361
  长江之滨,秋意渐染。一场跨越海峡的科技对话,为古城安庆注入了新活力。
  9月27日,第十三届皖台科技论坛在安庆拉开帷幕。来自皖台两地的科技专家、企业家与青年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区域科技经济合作与发展”这一主题,共话创新、共绘未来。
  安庆与台湾,情谊绵长、渊源深厚。以历史为轴,细数安庆与台湾两地数百年来的情谊。从清代孙元衡、姚莹等安庆先贤渡台施政,到如今46家台资企业落地生根;从婉转的黄梅戏韵,到桐城文庙的千年书香,情感的纽带始终紧紧相连。
  台湾科技大学东南区校友会会长、台湾高校校友(福建)联谊中心负责人曾月春在致辞中深情说道:“两岸一家亲,科技无界、创新同源。”她期待将台湾的科创智慧融入安徽的产业生态,让大陆的广阔市场成为台湾人才的成长舞台。
  论坛不仅是情感的纽带,更是智慧交融的盛宴。
  当天上午的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形势分析》为题,深度解析行业趋势;台湾元智大学工业工程管理系教授孙天龙聚焦《人工智能+康养》,探讨科技赋能民生的新路径;广州华商学院健康医学院康复医学系副教授裴骏则通过《两岸康养的比较》,为合作开辟新的想象空间。
  下午,三场专题活动在安庆经开区、高新区、迎江区同步展开。与会嘉宾围绕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化工新材料、数控机床等前沿领域展开热烈交流,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助力区域产业迈向更高能级。
  “金点子”在交流中迸发——
  “皖台合作应更多聚焦汽车智能化领域,包括高科技产品应用、电子系统开发与软件服务,这些都将有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升级,潜力巨大。”师建华指出。
  “将机器人技术应用于康养与养老服务,有望大幅缩短响应时间。我相信,这不仅是美好的愿景,更是下一个蓝海市场。”广州华商学院健康医学院康复医学系副教授裴骏展望。
  “我从事新能源材料研发,应用于风力发电与电力系统。借助皖台科技论坛这样的平台,我们得以对接大陆广阔市场。”台湾科技大学东南区校友会会长、辰港(泉州)科技有限公司总工曾月春分享。
  “台湾在高纯化学品、电子化学品领域具备技术优势。我期待将这些生产线和技术带到安庆,实现深度合作。”台湾耀鸿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台湾中大化工博士黄致咏表示。
  “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科技同源、创新共进’的宗旨,在智能制造、工业机床、化工材料等领域,期待与迎江区开展务实合作。”福建纬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营运副总陈昆旸说。
  皖台科技论坛自2011年创办以来,已举办十二届,成为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桥梁。“本次论坛紧密结合安庆的传统优势产业开展交流,同时通过文化行活动,让台湾同胞深入感受安庆厚重的历史文化。这为皖台科技专家与企业家增进友谊、深化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安徽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王佐才表示。
  论坛之外,一系列精心安排的文化活动也让与会嘉宾流连忘返。他们走进桐城文庙、六尺巷、桐城博物馆与姚莹故居,在历史的回响中触摸安庆的文化脉络。
  这是一次技术的对接——从新能源汽车到化工新材料,从人工智能到数控机床,两岸专家直面挑战、共享成果;
  这是一次人才的交融——青年学者畅谈创业梦想,高校教师与企业代表思维碰撞,合作的火花悄然绽放;
  这是一次心灵的共鸣——在科技与文化的双轨上,两岸同胞的心贴得更近。
  长江水奔流不息,两岸情绵延不绝。安庆这座古城正以开放的姿态、创新的活力,迈向皖台交流新高地。 (安珂)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