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发布日期:
安庆师范大学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点亮科学梦想
文章字数:1321
    天文主题科普活动——“中秋之夜”开场汉服舞蹈。


  在浩瀚宇宙中,黑洞如何吞噬物质?遥远星系隐藏着哪些未解之谜?安庆师范大学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正带领团队探索这些前沿课题。自2021年成立以来,这支由皖江学者方官文研究员领衔、10名博士组成的年轻团队,已在致密天体、恒星演化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并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成为安徽省天文学界的一支生力军。
  科学普及是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未来科学家的基础。在深耕科研的同时,团队将科学普及视为重要使命,面向学校和社会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并先后获批安徽省科技厅省级科普基地——安庆师范大学天文馆,以及安徽省天文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实习实践基地”。
  为了让更多群体了解和爱上天文知识,丰富学生第二课堂内容,传播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团队依托现有的科教平台创新开发了“中秋之夜”“天文之夜”“路口天文眼”“天文课堂”等多个天文主题的趣味科普活动,年服务人数达上万人次,为省内天文知识普及及科学素养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每年‘全国科普日’期间,我们都会面向校内外群众,开展‘中秋之夜’大型天文科普活动,现已举办两届,受到很多师生的喜爱。”团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中秋之夜”活动通过游园会的形式,在现场设置望远镜赏月、汉服歌舞、天文灯谜、赏月飞花令等环节,将天文科普观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科技赋能中秋赏月,让现代与传统的交汇,科技与人文结合,寓教于乐,吸引了多达3000人次参加活动。“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时光穿梭间,游客不仅可以体验投壶、赏花灯、猜灯谜等古人的中秋娱乐活动,还能利用天文望远镜观赏月球穿越千年的清辉,在有趣的科普问答以及天文所团队专业的讲解中学习月亮的形成、月相变化、阴历、阴阳合历等知识,在各色活动中收获满满的知识与欢乐。
  此外,团队的教师们在专注科研之余还会积极面向社会开展科普活动,多次在安庆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安徽省科技馆、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东至县开展讲座授课活动。从基础理论到最新研究成果,讲座既有深度又有广度,每次都吸引了大量师生参加,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通过这些讲座,学生们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开阔了视野,激发了他们对天文学的热情。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团队积极寻求与企业和政府机构的合作机会,支持乡村振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与东至县政府的合作项目——星空之城研学基地。该项目旨在通过科普教育提升当地居民的科学素养,同时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团队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包括编写教材、设计课程、培训师资等。经过几年的努力,基地已经初具规模,并获得了广泛认可。
  探索宇宙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近年来,凭借着对天文事业的高度热爱,和无私奉献之情,安庆师范大学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通过科研突破与科普实践,不仅为省内天文知识普及及科学素养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还为天文学在皖西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让更多人在仰望星空时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未来,团队将不断拓展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响应省天文学会对省内天文事业发展的布局,让更多有趣的天文科学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进一步推动科研科普协同发展。
  (全媒体记者 黄文静)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