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数实融合·智造未来
文章字数:1551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韩如意)9月21日,2025数字经济产业链发展大会在合肥市新站高新区少荃湖科创中心召开。本届大会以“数实融合·智造未来”为主题,旨在搭建新兴产业展示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助推数字经济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来自政府、学会、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各界代表共聚一堂,共话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路径与新机遇。
在大会致辞中,安徽省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艾鸿表示,安徽地处长三角与中西部交汇的关键节点,正充分发挥区位、政策和创新优势,加快推进“数字安徽”建设,促进数字经济提质增效。他指出,安徽在人工智能、大模型、大算力等前沿领域具备较早布局、基础扎实的显著优势,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他希望省数字经济学会等科技组织,广泛凝聚数字技术与经济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将创新实践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围绕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等重点方向,深入开展技术攻关、学术交流、标准研制、人才培养与成果转化,进一步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合肥新站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许永介绍,合肥坚持“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目前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超10%,位列全国数字经济百强城市第12位,大数据产业发展指数排名第7。新站高新区因“屏”起步、借“数”腾飞,正全力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布局,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今年上半年,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达588.2亿元,同比增长13.5%,荣获“安徽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称号。未来,新站高新区将突出数字驱动,建设数字产业化新高地。
大会特邀长三角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学会联合体主席、安徽省数字经济学会会长韩东亚作《数字浪潮下的中部崛起:新动能、新优势、新篇章》主旨演讲;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潘峰分享《关注“三工”升级制造》;国泰新点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智慧交易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石志峰作《AI赋能企业采购供应链革新》主题演讲。
大会还举办了长三角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学会联合体会议、营商环境推介、揭牌签约仪式、联合宣言发布、优秀案例分享及圆桌论坛等多项活动。《中部数字经济发展报告》在大会期间正式发布,“中部六省数字经济优秀案例”获广泛推介,多项标准建设同步启动,中部六省协作中心揭牌成立,为区域数字经济协同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圆桌论坛环节,来自安徽、江苏、河南等地的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围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展开深度对话。安徽省数字经济学会副会长龚本刚、长三角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学会联合体秘书长王晓、全国数字经济联席会副秘书长王二华、河南省数字经济产业协会秘书长李蕊、江苏省数字经济学会秘书长伍倩、安徽淘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升等嘉宾,分享实战经验与创新思路,共同探索数实融合新路径。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其生命力和价值正体现为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无论是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还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区块链,都必须在真实产业场景中落地应用,才能真正释放推动生产力跃升的强大动能。本次大会紧扣“数实融合·智造未来”主题,呼应时代趋势、把握发展脉搏。正如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副书记、监事长殷学斌所言,此次大会既是一次智慧碰撞的盛会,更为产业链上下游协作提供了重要契机。借助这一平台,各方汇聚资源与智慧,共同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与区域协同,构建开放、协作、共赢的数字经济生态,为长三角乃至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据悉,本次大会由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由安徽省数字经济学会、安徽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安徽经济报业、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中心、长三角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学会联合体、合肥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等单位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