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新安江模式领航全国,长江岸线焕新颜
文章字数:767

2025年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今年的主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再次彰显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守护生态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与荣光,需从点滴做起,共同营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安徽作为生态建设的积极践行者,近年来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效。
“新安江模式”升级扩容碧水东流润泽全国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推动下,皖浙两省创新开展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孕育出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新安江模式”。该模式保障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吨优质水源。如今,“新安江模式”实现从单一资金补偿向“资金、产业、技术、人才”多元协同补偿的华丽升级,其成功经验已在全国23个省域的29个流域复制推广,成为跨区域生态共治的标杆。
长江马鞍山段 沧桑巨变铸就“城市生态客厅”
马鞍山市坚定践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自2019年起,以薛家洼区域为突破口,统筹推进治污、治岸、治渔,系统实施长江岸线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曾经的环境痛点蝶变为今日的“城市生态客厅”——长江马鞍山段碧波荡漾,江豚频现畅游,“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的理念深入人心,生动诠释了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和谐统一。
合肥“碳惠庐州”绿色生活触手可及
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碳普惠机制的首个试点城市,率先开发上线“碳惠庐州”平台。平台创新打造绿色餐饮、出行、办公、生活四大板块,覆盖9个具体减排场景,贯穿市民衣食住行用各方面。目前平台惠及988万市民,累计实现减排量达6.6万吨,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变得可量化、可感知、有回报,有效激发了全民参与减排的内生动力。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安徽正以坚实的行动,书写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篇章,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宝贵的“安徽智慧”与“安徽力量”。 (全媒体记者 韩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