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发布日期:
聚力产教融合 赋能创新发展
——全国高校人工智能技术与区块链技术教学与产业融合发展大会举办
文章字数:1166
  本报马鞍山讯 日前,由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财经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马鞍山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全国大学生“区块链+”应用大赛组委会主办,安徽工业大学工程研究院承办的“聚力产教融合,赋能创新发展”全国高校人工智能技术与区块链技术教学与产业融合发展大会在马鞍山市举办。安徽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世宏,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荣誉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杨小平,马鞍山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陈学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企业代表100余人参加此次大会。
  张世宏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向大家长期以来对学校建设发展的关注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成效以及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现状。他表明,本次大会为高校与企业搭建了重要交流平台,聚焦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在教育与产业融合中的应用,深入探讨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助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
  陈学明代表市科协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向致力于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创新的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并介绍马鞍山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科技创新工作。他强调,本次大会诚邀四方嘉宾,汇聚高校、企业、科研机构三方精英,将“科协所能”“产业所需”与“高校所长”紧密结合,在推动科学技术与产教融合、共建“产学研用”生态圈方面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市科协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支持高校与企业合作,促进科技与产业双向奔赴,培育更多向“新”求“质”的发展动能,为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注入新的更大动能。
  杨小平表示,当前以Deepseek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以颠覆性力量重构知识生态体系,区块链技术为可信数字生态提供了底层支撑。本次大会通过重构产教融合新范式、创新协同育人新机制、共筑开放创新生态,将有力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协同共进。
  据悉,在两天的会议中,13场主题报告既涵盖了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成果发布、部署方式与应用场景交流,也关注了教学方式优化、产教融合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同时还精心安排了“区块链+”应用大赛的培训和组委会会议,主题鲜明、形式活泼。
  在大会主题报告环节,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尤晓东副教授、东北大学艺术学院霍楷副教授、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陈建国副教授、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米高峰教授、安徽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杨勇教授、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孙亮教授、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刘慧君副教授、江苏大学梦溪学院贾志宏副教授、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黄俊副教授等专家学者,网易集团区块链事业部、新华三北京高校业务部、北京中天瑞合、维谛技术、江苏新数质智教管理平台等企业代表聚焦“区块链+产业应用”等议题作了经验分享。 (马柯)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