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我国量子密码技术实现双重抗量子
文章字数:686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韩如意)5月22日,记者从中电信量子集团获悉,近日,中电信量子集团发布了全球首个融合QKD(QuantumKeyDis-tribution,量子密钥分发)和PQC(Post Quantum Cryp-tography,后量子密码)的分布式密码体系。该体系创新融合QKD和PQC技术,为用户提供端到端抗量子计算的密钥分发与密钥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已具备商用能力。与此同时,基于该体系,从北京至合肥横跨超1000公里的全球首例跨域量子密信电话成功接通。这不仅是中国电信依托国家重大项目科研成果的创新实践,也是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应用上的重大跨越。
  据中电信量子集团介绍,此次发布的“QKD+PQC”分布式密码体系,是基于QKD的物理安全性并叠加经典密码及PQC的数学安全性,通过量子技术与现代密码的深度协同,构筑“密钥生成+密钥分发+密钥供给+密钥监管”全链路的端到端抗量子攻击防护架构,实现了密钥的安全性跃升。该体系创新性地采用了“量子网络层”“密码服务层”和“应用接入层”三层解耦架构。
  其中,量子网络层是基础,基于QKD技术保障跨域密钥分发的物理安全;密码服务层是核心,基于可互联的分布式密码资源池,提供标准化的密钥供给、分发和管理服务;应用接入层是手段,通过提供主流终端SDK和各类安全介质,让应用程序可快速接入以获取抗量子攻击能力。
  该体系架构已通过多场景验证,而随着其在现网的正式启用,标志着我国基于“QKD+PQC”的融合密码技术体系正式迈入可规模商用的新阶段。基于这一体系,中电信量子集团建设了全球首个天地一体的量子安全基础设施,为量子安全业务规模发展提供基础支撑,目前中国电信已在合肥、上海、北京、广州等16个重点城市建设量子城域网,初步具备全国纵横相连、跨域互通的服务能力,构建全球领先的量子安全能力底座。

安徽科技报 电话/传真:0551-84908822
地址:合肥市高新区天智路19号原创动漫园北楼3036室
安徽科技报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3879号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