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擘画美丽生态画卷
文章字数:1759
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由“坚决打好”到“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真正到了关键阶段。环境质量改善是一个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治理水平提高而逐步实现的过程,从量变到质变需要较长时间,近十年来,泰安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实现重大突破,PM10、PM2.5浓度分别改善50%和53.8%,优良天数比例增加13.7个百分点。泰安市先后实施两轮次“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新能源装机容量占电力装机比重达到57.5%,先后整治“散乱污”企业超7000家,为擘画美丽生态画卷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同时也要看到,一是泰安市传统产业占比依然较高,如煤炭消费约占全市能源总量的72%,“两高”项目煤炭消费约占全市规上工业煤炭消费的90%,用能结构短期内难以转变。二是空气质量易受静稳天气增多、区域性重污染天气传输、沙尘天气频发、烟花爆竹燃放等不利因素影响而反弹。三是主城区污水管网破损溢流、雨污混流等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污水直排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许多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落后、运维不规范,农村黑臭水体未从根本上消除,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比较突出。因此必须不断增强防范意识,研判生态环境领域潜在风险,提前制定针对性措施,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加强污染防治顶层设计。一是完善污染防治整体规划,应坚持系统全面、科学有序、重点突出,计划分步实施,每个阶段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列出每个阶段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采取的主要对策和措施。二是改革污染防治管理体制。污染防治涉及多个部门,因此不同机构之间需充分发挥协调能力,应建立“职责清晰、考核完备、监督有力”的污染防治管理体制,要明确部门分工,确定目标责任,理清投资渠道,相关部门围绕污染防治目标,发挥各自专业优势,通力协作,合力治污,同时还要签订目标责任书,将污染防治任务完成情况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考核体系。三是要建立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有法可依。生态补偿费的使用应进行规范,应该在合理的监督下用于相应的生态恢复。
坚持正确的污染防治工作方针。一要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这为新时代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坚持精准治污,要有针对性制定政策、落实政策,切忌搞“齐步走”“大撒网”“一刀切”,切忌“一禁了之”的消极懒政思维。坚持科学治污,要注重运用好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加强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坚持依法治污,就是要强化法治观念,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推进、依法保护。二要协同推进治污减排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对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落地意义重大。一方面,通过治污减排,可以腾出环境容量,为生态融合、绿色可持续新项目、好项目上马提供要素支撑。另一方面,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后,污染物总量指标将会由倍量替代转变为等量替代,新上项目的瓶颈制约将会得到极大缓解,将为经济发展创设良好条件,留足发展空间。三要坚持引导和倒逼双向发力。要用足用好总量控制、排污权和碳排放权交易等政策工具,用足用好“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规划、环评等政策手段,加快形成绿色生产与消费模式。
坚持全民参与共同治理。一是要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由于多元主体的合作关系是横向的而不是垂直的层级关系,要保障每个主体都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应拓宽参与渠道,提高公众和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企业应和政府加强合作,发挥企业的专业能力,同时公众积极投入污染防治工作中,多元参与共同治理泰安市生态环境。二是加强宣传多方参与,在污染防治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在全媒体平台扩大环保宣传的范围,加强宣传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以及污染防治的重要性,积极发动企业、公众参与到污染防治的工作中来。三是强化社会监督渠道,污染防治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公众依法享有监督的权利,通过建立监督机制,强化社会监督渠道,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力量。监督是双向的,政府要对企业和公众的行为监督,同时公众和企业也对政府进行监督。
作者单位:中共泰安市委党校
加强污染防治顶层设计。一是完善污染防治整体规划,应坚持系统全面、科学有序、重点突出,计划分步实施,每个阶段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列出每个阶段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要采取的主要对策和措施。二是改革污染防治管理体制。污染防治涉及多个部门,因此不同机构之间需充分发挥协调能力,应建立“职责清晰、考核完备、监督有力”的污染防治管理体制,要明确部门分工,确定目标责任,理清投资渠道,相关部门围绕污染防治目标,发挥各自专业优势,通力协作,合力治污,同时还要签订目标责任书,将污染防治任务完成情况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考核体系。三是要建立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有法可依。生态补偿费的使用应进行规范,应该在合理的监督下用于相应的生态恢复。
坚持正确的污染防治工作方针。一要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这为新时代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坚持精准治污,要有针对性制定政策、落实政策,切忌搞“齐步走”“大撒网”“一刀切”,切忌“一禁了之”的消极懒政思维。坚持科学治污,要注重运用好现代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加强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坚持依法治污,就是要强化法治观念,坚持依法行政、依法推进、依法保护。二要协同推进治污减排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对推动重点项目建设落地意义重大。一方面,通过治污减排,可以腾出环境容量,为生态融合、绿色可持续新项目、好项目上马提供要素支撑。另一方面,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后,污染物总量指标将会由倍量替代转变为等量替代,新上项目的瓶颈制约将会得到极大缓解,将为经济发展创设良好条件,留足发展空间。三要坚持引导和倒逼双向发力。要用足用好总量控制、排污权和碳排放权交易等政策工具,用足用好“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规划、环评等政策手段,加快形成绿色生产与消费模式。
坚持全民参与共同治理。一是要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由于多元主体的合作关系是横向的而不是垂直的层级关系,要保障每个主体都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应拓宽参与渠道,提高公众和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企业应和政府加强合作,发挥企业的专业能力,同时公众积极投入污染防治工作中,多元参与共同治理泰安市生态环境。二是加强宣传多方参与,在污染防治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媒体的力量,在全媒体平台扩大环保宣传的范围,加强宣传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以及污染防治的重要性,积极发动企业、公众参与到污染防治的工作中来。三是强化社会监督渠道,污染防治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公众依法享有监督的权利,通过建立监督机制,强化社会监督渠道,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力量。监督是双向的,政府要对企业和公众的行为监督,同时公众和企业也对政府进行监督。
作者单位:中共泰安市委党校